隻是如今為時晚矣。
想到那平陽王漸漸長大,也逐漸沉穩起來,讓她一度以為是自己杞人憂天,直到到了及冠之年,他娶了王妃,本該離京就番的,卻不知同太後陛下如何磨纏,竟然留在了京中,這讓她心中警鈴大作,直覺不好。
當時不顧有孕在身,進宮勸說,被太後奚落了一頓不說,還在出宮時碰上了平陽王。
他隻是一臉陰鷙,不陰不陽的看了她一眼,讓她莫要多管閒事就甩袖離開了,但離開時的眼神卻讓她膽寒不已。
那時方知這個弟弟已經不是單純的蠻橫跋扈了,顯然他所圖良多。
回去後更是不明不白的流了產,是個已經成型的男胎,最後把公主府翻了個底朝天才抓到一個疑似投落胎藥的小丫鬟,隻是還沒來得及審問那丫鬟就咬舌自儘了。
就算沒有證據,長公主也知道,這事兒十有八九是平陽王暗中指使的,這讓她心痛之餘對這個弟弟有了重新的認識,是個睚眥必報,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隻怕以後會禍亂朝綱。
一語成讖!
想到這些年平陽王的所作所為,又看了一眼龍榻上氣若遊絲的陛下,長公主苦笑一聲,留給她們的是怎樣一個爛攤子呦。
聽見長公主發問,王皇後點了點頭:“梅妃當初進宮時我就派人暗中調查,這梅若雪隻是揚州瘦馬出身,不是什麼官僚之女,當初平陽王妃能明目張膽的領她進宮,顯然也不怕咱們知道這女子是平陽王府的人,包括這些年她明裡暗裡替平陽王府謀了不少好處,陛下不覺得不妥不說,還稱讚她有情有義,吃水不忘挖井人!”
提到陛下對梅若雪的誇讚,王皇後酸溜溜的。
而一旁的長公主同李葳卻是一言難儘,父皇(弟弟)這是老糊塗了吧,如今落得如此下場也算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一點也不冤枉。
姑侄兩個暗中腹誹道。
“如今軍中平陽王可有染指?!”
長公主思索了半晌,直逼利害道。
王皇後同太子皆是一默,臉色難看起來。
“自從沈家倒台後,西北的沈家軍已經由秦若海接手!”
李葳頓了頓:“秦若海明麵上是個孤臣,在朝中名聲頗佳,不拉幫不結派,為人耿直,侄兒暗地裡查了許久,終究是發現了些端倪,種種跡象表明,這秦若海已經向平陽王投誠了!”
提到沈家軍,李葳深歎一口氣,想到了忠君為國的沈嶽父子,特彆是同他年歲相當的沈延宗,兩人不過見過寥寥數麵,但那少年將軍的風姿卻讓他久久不能忘懷,依稀記得是個身姿挺拔如勁鬆,氣質鋼健似驕陽,能文能武的青年才俊。
同他父親一般,是個護國衛民的真英雄。
隻是這樣的英雄,卻被他們衷心對待的君王流放至邊境苦寒之地,不知此時他們心中可可有怨恨。
思及此處,李葳隻覺得心裡悲涼不已,替沈家父子,亦替無能無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