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勸和不勸分(2 / 2)

王招娣是在午時眾人圍桌吃飯的時候說起來的,她麵色平靜,反倒像在說旁人的故事般:“張鐵牛說那容寡婦嫌棄他不能賺錢養家,在外頭有了個姘頭,還趁著他出門做工領到家裡來,被他逮了個正著,那容寡婦乾脆破罐子破摔,攆了他出門,他這才想起自己也是有妻兒的人,前天夜裡暈倒在我家門口,我不得已讓他住了一晚,昨日下工到家,他又求著複合,想要同我和好如初,但被我拒了。”

王招娣輕描淡寫的,沒加任何感情色彩的把她同張鐵牛的事交代的清清楚楚,讓一眾人唏噓不已。

“當真是咎由自取,張鐵牛真是瞎了眼了,如今倒好,被掃地出門才又想起你們母子來,你拒的好,就該讓他長長記性。”

趙氏義憤填膺的,心裡痛快不已,先前張鐵牛辜負王招娣,非要拋妻棄子的同那容寡婦攪和在一起時她就斷言,說他早晚會有報應,不想這報應來的太快了些,當真是大快人心。

“可不就是,能破壞彆人家庭的能是什麼好人,張鐵牛當真是鬼迷心竅了,現下可好了,他得了報應,招娣你心裡也能痛快些。”

吳氏連聲附和,先前那段時日王招娣有多煎熬她們有目共睹,同為婦人,最是能共情她,如今張鐵牛後悔了,不止王招娣,她們也跟著心裡痛快了。

唐悅眼見眾人議論紛紛的,王招娣卻是有些強顏歡笑,她心裡清楚,隻怕王招娣並沒有她表現出來的平靜,畢竟是結發夫妻,朝夕相處這麼多年,且生養了一對兒女,哪裡能像她嘴裡說的這般,心裡沒有一點波瀾呢。

她沒說話,隻是輕輕的拍了拍王招娣的手。

王招娣故作堅強的衝她露出個笑來,隻是那笑意多少有些苦澀。

趙氏同吳氏你一言我一語的批判了張鐵牛一番,隻是到最後兩人卻是交換了個神色,輕歎一口氣,話鋒一轉,又開始勸王招娣回心轉意起來。

“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既然張鐵牛知道自己錯了,不妨給他個機會,就算不為彆的,也得想想孩子。”

“是啊,到底是過了半輩子的結發夫妻,隻要他痛改前非,往後加倍的對你們母子好,那就再給他一個機會,就算你心裡過不去這個坎兒,聽嬸子的,就當家裡招了個長工,給他口飯吃,打發他出去做工,掙的銀錢你拿著,讓他給你們母子當牛做馬的贖罪,這樣孩子有個完整的家,也能隔絕外頭的風言風語。”

趙氏同吳氏語重心長道,這世道如此,無不是勸合不勸分,彆說是在這封建的古代,就算是在自己的時代,也是一樣的勸法,女人永遠是沒有自我的,不為了彆人,也得為孩子著想。

一時間作為聽眾的唐悅滿心無力,但你要說趙氏吳氏有什麼壞心腸,那絕對沒有,且也真是為了王招娣著想。

畢竟在大慶,像她這樣同夫婿和離,且帶著兩個孩子婦人,幾乎沒有再嫁的可能,她最好的結局就是自己有謀生能力,能靠著自己把一雙兒女拉扯大,然後待孩子婚嫁後一個人孤老終生,哪怕會跟著兒子過活,但兒子娶妻生子後也會有自己的小家庭,顧全母親的心也會被他的妻兒分去一大半,她可能連個分享心事的人都沒有,想來也是淒涼。

唐悅輕歎一口氣,抬眼看向王招娣,見她沉默不語的,也不知趙氏吳氏的話她聽沒聽進去,更不知如何勸起,畢竟是她的人生,最後還是需要她親自做決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