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運氣(2 / 2)

喜歡死了。

*

莊冬卿不得不也跟著洗了個澡。

*

洗完換了身衣服,莊冬卿攤在院子裡的躺椅上,雙目放空。

岑硯倒是很有精神。

屏退了下人,同他慢慢講道:“祭壇那個事,有些小番邦的使團,在抵達上京的時候,所有人都被換過一遭了。”

“現在查出來了兩隊人不對,大的番邦使團裡有沒有混入奸細,還在審理中。”

“我估計是有的。”

“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挖出來的人,話都說不利索,首尾沒遮掩好的。”

“至於栽贓通敵這個,就是政`鬥,想趁機排除異己,我瞧著被誣告的大臣裡,親三皇子和四皇子的大臣都有,屬於廣撒網,多斂魚了。”

“本朝前,在上京居住的部族也不少,本朝後才全是漢人的,之前比如你的族人,還有些零零星星的小族落族人,在上京都是能見到的,所以就造成了一個情況——”

“往上三代數,誰也不能說自家就純粹是漢人,總是有些枝葉混雜的,所以大臣們的外貌但凡有異一些的,便會被攀咬,汙蔑裡通外敵什麼的,陛下現在疑心又重,若是有個說不清楚的,不死也得扒層皮吧。”

莊冬卿看向岑硯,腦子遲鈍轉了起來,“那你……”

“我啊,我屬於另一種情況。”

瞧著莊冬卿神色,岑硯:“柳七說你去找過陶太妃,你猜出來了是不是,我當時靠什麼在街上喊抓的人?”

莊冬卿點了點頭。

那幾句嘰裡呱啦,應當是金人的言語,被岑硯聽了出來。

所以才知道誰是賊人。

岑硯:“金人皇室血脈,有些人天生金瞳,被他們族內視為堪當大任的人。”

“陶太妃長得像是漢

人,生下了我,反倒帶了些這個特征。”

“但封地也是各部族混居,硬要說是阿爹祖上帶的彆族血脈,其實也能講得通。”

“估計就是隨便試試吧,瞧著我像,剛好也收羅到了遺族,便讓他們這樣攀誣。”

莊冬卿:“可你本就……”

岑硯:“對,估計他們也想不到,這麼離譜的事情,竟然是真的。”

“所以其實我這個解法很簡單,與攀誣我的人用異語對話兩句,對方一震驚,就露了餡,也就能證明清白了。”

莊冬卿:“……”

竟是如此歪打正著。

“那為什麼……?”

岑硯:“廣撒網唄,陛下的得力心腹,老三老四的,隻要這招能除掉一個半個,對幕後之人都有大大的裨益。”

“再說聖上現在身體情況……隻要能切斷一些耳目,哪怕隻一個,對所有皇子也都是個好事。”

莊冬卿沉默。

太複雜的想不明白,緊著自己想知道的問,“既如此,那陛下還會不會生疑呢?”

岑硯:“會。”

“所以我才說,有了這個事,就好走了。”

莊冬卿沒懂。

岑硯慢慢同他道:“哪怕知道是巧合,陛下肯定會多想一些,一旦往深裡想,那我自曝身份是不可能的,便要開始揣測,是不是有皇子也發現了這個秘密,一旦思路往這上麵去,那我的可靠性也就下降了……”

“所以現在我自請離京,是最好的。”

“外放一兩年,切斷我與皇子們的聯係,慢慢觀察,等過這段時間若是沒有異動,陛下應當才會完全相信,是個純粹的巧合。”

莊冬卿揉眉心:“好複雜。”

猜忌來猜忌去,聽得頭疼。

岑硯笑笑:“你不用管那麼多,知道我們要離開了就行。”

想到什麼,莊冬卿又道:“你這麼好用,就算是……陛下會願意你離京嗎?”

“會。”

“因為這件事,沒有比我更合適的人選了。”

莊冬卿:“什麼事?”

“巡鹽。”

莊冬卿愣了下。

岑硯慢慢道:“就是費心力一些。”

“早年我就一心想著回封地,彆的事都懶得管。”

“眼下,去外地乾點實事,總好過在上京的渦旋裡攪纏,人不人鬼不鬼的。”

頓了頓,岑硯笑看莊冬卿一眼。

輕輕道:“也當是為後輩積福了吧。”

莊冬卿想到什麼,欲言又止。

岑硯:“?”

莊冬卿垂目片刻,緩緩對岑硯招了招手,“那什麼,你坐過來點。”

“小少爺,已經靠得很近了。”

不理會岑硯的打趣,莊冬卿隻道:“……再過來點。”

“好。”

“你,把手伸出來。”

岑硯伸手。

莊冬卿將他手按到了自己顯懷的小腹上,赧然道:“不一定有,你,你得等等。”

“什麼神神秘秘的,還瞞著……”

感受到什麼,岑硯驀的止聲。

“噓!你摸。”

莊冬卿嚴肅道。

又兩下。

岑硯不可置信道,“是……”

莊冬卿點頭,有些不好意思道:“在動。”

胎動。

而且是比較大幅度的,能感受到的。

“前幾天的事情了,他也,也不愛常動的……”

沒話找話,“我沒想到你能摸到,你,你運氣還怪好的。”

在岑硯的灼灼目光中,莊冬卿聲音越來越小,最終消了聲。

岑硯很難形容那一刻的感覺。

想把頭貼到莊冬卿肚子上,但是忍住了,瞧出來了莊冬卿不太情願。

片刻後,莊冬卿聽得岑硯聲音輕輕的,

“那是,”

“小少爺是我的福星呢。”

“遇到了你,往後運氣自然都是好的。”

語聲繾綣得莊冬卿不敢抬頭。

*

先後送走太妃與陶太妃,岑硯上書,先自請回封地。

折子被陛下扣留了幾日,幾日後,當朝駁了。

後續鹽務問題的商討中,岑硯與李央紛紛請命,前者是接爛攤子,後者則是長大了,想出去曆練一番。

其後又是數日的拉扯。

對李央去不去,滿朝文武都還好,反正是個混經驗的。

但是對岑硯要去這個事,滿朝文武皆是舉雙手雙腳支持。

再加上近年來鹽務積弊日重,國庫也因此有所損耗,幾重情況加持,又一日早朝,盛武帝到底點了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