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虎晃了晃腦袋,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在他腦海裡響起。
“這個人根本不是自己能夠惹的起的存在,以後見到他一定要繞著走。”
這一次,安城社會名流來了十幾個。
他們大多都是各大國營廠的廠長,還有一些機關單位的領導也來參加。
就這一大桌子下來,基本上集中了安城一半的上流人士。
對於李響,大家並不陌生。
早在這之前,包文華就和眾人介紹過李響,說李響不光是北省富商,還是一位愛國愛民的大善人。
眾人聽了包文華和李響之間的事情後,也都感慨萬分,連帶著對李響的好感度都提升了不少。
其實,這件事李響想的也簡單。
讓出百分之十的利潤,不光幫助了這些手頭不寬裕的大廠工人,還贏得了名聲,更贏得了安城上流社會的尊重和認可,何樂而不為呢?
李響畢竟是北省人,以後想要在家鄉紮根,人脈這一項是必須要經營的。
飯桌上,大佬們和李響聊著商業,聊著未來,越是聊下去,眾人越是震驚。
他們實在無法想象,這個年輕的過分的小子,不光學識高,對於未來的一些見解也讓眾人眼前一亮。
本來,眾人還有些無法接受,李響年紀輕輕就成了身家百萬的富豪。
可是現在,他們終於慢慢接受了這件事,並承認了李響的能力。
這頓飯吃到很晚,到最後,菜都熱了好幾次,眾人依舊不舍得離去。
李響的的一些見解太標新立異了,讓眾人聽的如癡如醉,如同醒醐灌頂。
很多安城的社會名流請教了他許多問題,直到很晚才放他離開。
第二天一早,李響一行幾人前往各大工廠,收購國庫券。
這一次收購,使得李響的資本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二十三萬。
如此巨額的財富,在那個年代幾乎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來來往往,一趟又一趟的異地買賣國庫券,李響把外地的國庫券一書包又一書包地背到尚海,換取現金流。
慢慢的,那個最早跟著他的黃色書包被丟棄,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大號白色旅行箱。
旅行箱沉甸甸的,裡麵裝的都是錢,足足有兩百多萬。
幾個月下來,跟著李響的趙輝和程遠等人,也都有了幾十萬身家。
兩個月前,聖京和哈市出台了銀行限製令,限製個人買入國庫券的數量,所以楊定淮等人也加入到了李響的隊伍裡,從事國營廠收購國庫券的買賣。
他們這一大波人一起湧入一個城市,所過之處,國庫券被一掃而空。
最近這段時間,知道異地倒賣國庫券可以賺錢的小販也越來越多。
在李響的帶動下,大量券販湧入北省、黑省等地,加入到收購國庫券的浪潮當中。
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生意,導致各地的國庫券價格都跟著水漲船高,之前,七元現金就可以兌換一張麵值十元的國庫券。
而現在,則要九元錢左右才能兌換一張麵值十元的國庫券。
顯然,國庫券的利潤變得越來越小。
而且,還有不到一年???時間,國庫券轉讓市場就會在全國範圍內全麵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