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嘴的高層搬出來以後,那些普通人也終於坐不住了。
人們爭先恐後地簽訂搬遷合同,不過一個星期的時間,盧家嘴的拆遷工作便徹底完成了。
等到盧家嘴的老宅人去樓空以後,李響命令鏟車入場,將所有的民房全部拆除。
一棟棟民房全都倒下,華為廢土以後,李響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盧家嘴這片區域雖然貧窮,但也有十幾家工廠,以及數十個倉庫。
不過,這些工廠和倉庫全部都是國有的,所以,如果李響想要拆除的話,也都是一句話的事。
這裡麵除了一家香腸廠外,所有的廠家都是虧損的。
91年這一年,許多城市的國營工廠紛紛陷入到困境當中,貨物的積壓程度變得更加嚴重。
大部分城市的國營廠都陷入到債務危機當中,許多都已經經營不下去了,有些工廠連續半年到一年都沒有開公司。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年代的人以廠為家,吃住,甚至是洗澡都在廠裡進行的話,都不知道要餓死多少工人。
在這個一個情況下,企業改製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將國有工廠賣給私人,也成了這個年代的流行詞。
在這個激流洶湧的年代,無數的能人站出來,帶領連年虧損的工廠,實現了盈利。
而盧家嘴開發,並沒有給本地的這些工廠帶來任何的轉機。
相反的,這些連年虧損的工廠倒是成了盧家嘴發展的阻力。
因為李響這邊的拆遷工作進展的又快又好,開發辦的宋主任便邀請李響,讓他到開發辦坐一坐,商談一下盧家嘴這幾家工廠的未來。
李響來到開發辦的時候,盧家嘴所有工廠的廠長都到齊了,包括之前給李響做演員的兩個廠長。
這些人聚集在一起,也都想看看,盧家嘴開發的主要負責人李響,到底要怎麼對待他們這些廠長。
一屋子的人都坐滿了,女秘書給眾人都倒上茶水後,宋主任終於開口了。
“李響啊!大家今天之所以聚過來,就是為了盧家嘴的這些工廠,這幾家工廠到底是去是留,你表個態吧!”
李響聽到這話,不由得笑了笑道:“輕工業廠子可以留下來,加入到我罐頭換飛機的矩陣當中來,至於重工業,我現在還真用不上。”
李響罐頭換飛機,需要在三年左右的時間內,源源不斷的把輕工業品運往老大哥聯盟。
所以,他現在急需大量的輕工業品。
從其他工廠采購這些輕工業品的話,難免要給旁人讓利,但如果是李響自己做,那就完全不用讓利了。
現在正是大量國有企業麵臨倒閉的階段,李響隻需要交一份漂亮的報告,一分錢都不用花,就能見著國有企業變成自己的企業。
到時候,他哪怕是賣一些設備,亦或是把廠房給租出去一半,都是穩賺不虧的買賣。
這個階段,許多人還真就這麼做了,但更多的人在接下這個重擔後,依然難以扭轉倒閉的命運,一些將國有工廠變成私有的老板,因此賠的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眾人聽到這話,一時間喜憂參半。
精英重工業工廠的廠長麵露憂愁之色,但是,經營輕工業產品的單位,確實麵露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