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趙長天一邊忙於工作,一邊留意肖劍那邊的消息。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李晶瑩的案子,沒有任何進展。
海哥拐賣婦女團夥,仿佛在臨海徹底消失了一般。
警方雖然投入大量警力,卻一直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隻是又有多起婦女失蹤案,被懷疑與海哥團夥有關。
時間流逝,12月24日到了。
這一天,好消息傳來。
黎光裝修公司――臨海分公司升級決議。
通過總公司審議。
報送母公司審批。
通常情況下,黎光重工各個子公司下屬的分公司升級,在子公司總部通過的情況下。
還沒有出現過被母公司否決的先例。
這一次,也不例外。
12月28日,關於子公司――黎光裝修公司――臨海分公司升級的決議,獲得母公司黎光重工審批通過。
自此,臨海分公司從二級分公司正式升為一級分公司。
翌日,12月29日,相應的乾部級彆調整下發——
劉國單的級彆,從正處調整到副廳。
謝曉明、程紅玉、薑家春三位副經理,級彆從副處調整為正處。
趙長天、高林等四位重點科室的一把手,級彆從正科調整為副處。
其它人級彆不變。
分公司升級之後,總共八位領導的級彆獲得晉升。
這無疑讓其它沒有獲得晉升的乾部,大失所望。
但這也正常。
這些年,涉及分公司升級、領導乾部調整,經曆兩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副科級以上領導乾部,全員獲得晉升。
第二種模式,則是分公司主要領導、重要崗位乾部才能獲得晉升。
在第二種模式下,獲得晉升的乾部,一般都不會超過十人。
分公司高層領導,如果沒有重大意外,基本會鎖定四個名額。
剩下的晉升名額,通常從四個到六個不等
臨海分公司在升級之後,隻有四名科室領導獲得晉升,相對來說,偏少了一些。
但也在正常範圍之內。
最近十年,在黎光重工這個無比龐大的國企內——
涉及到的子公司內部升級,全都是沿用第二種模式。
這其實是母公司針對各個子公司在乾部升遷上,所做的一種限製。
如果采用第一種模式,子公司下屬的分公司升級後——
晉升的乾部數量太多,會產生一係列的負麵影響。
比如會使得一些大量不具備晉升資格的乾部,躺著晉級。
再比如,由於一次性晉級乾部過多,會導致分公司管理出現混亂。
諸如此類的弊端,還有很多。
這就使得母公司黎光重工下達決心,徹底根治相關弊端。
故此,第二種升級模式,從十年前開始,被廣泛應用於下屬各個子公司。
這種模式,既保證了重要乾部隨著分公司晉級水漲船高。
也能確保,把大量不具備晉級條件的乾部剔除出升遷名單。
據趙長天從程紅玉那裡了解,原本,在劉國單和謝曉明提交的乾部名單上——
涉及到正科級職位晉升的後備人選,一共是八人。
但在經過總公司綜合考量,尤其是考察組拿出的相關意見後。
最終隻確定了四個升級名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