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麗其實本不用下鄉,因為她家就隻有她這麼一個寶貝女兒。
然而,當她得知張文華和馮琴琴兩人報名下鄉後,她毫不猶豫地決定跟隨他們一起去。
當時家裡人知道這個消息後,差點沒被氣暈過去。
但名字已經報上去,知青辦那邊的報名表一旦填上,就無法更改。
高雅麗的父母無奈之下,隻能給她準備好下鄉所需的物品,並儘可能多地給她準備些錢,希望她能過得好一些。
高雅麗的父親知道她要去下鄉之後,十分擔心自己的寶貝女兒會吃苦受累。
於是他私下裡親自到張文華家裡,請求張文華他在鄉下好好照顧高雅麗。
其實,高雅麗的父母早就知道女兒對張文華有好感,而他們也非常欣賞這個年輕人,所以一直默默地支持著女兒追求幸福。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高雅麗竟然偷偷地替自己報名參加下鄉活動。
當他們得知此事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雖然心中充滿了對女兒的不舍,但事已至此,他們也隻能接受現實。
高雅麗的父親深知這次下鄉對女兒來說是一次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成長的機會。
高雅麗的父親之後還是不放心,在廠裡找到張文華的父親,私下裡與他交談,並許下一些好處。
他希望張文華能夠在下鄉期間照顧好高雅麗,確保她的安全和健康。
張文華的父親收下高雅麗父親的好處,答應一定會叮囑兒子照顧好高雅麗。
回到家中,他將這件事告訴張文華,並提醒他即使對高雅麗沒有感情,也要像對待親妹妹一樣關心她、照顧她。
其實,在張文華父母眼裡,他們挺喜歡高雅麗這女孩的。
畢竟高雅麗家庭條件好,而且還是獨生女,以後她爸媽的財產肯定都會給她。
並且她的父母都是雙職工,她爸在廠裡還是個主任,媽媽也是財務科的,這條件多好啊!
但是無奈兒子就是不喜歡人家,反而喜歡馮琴琴那丫頭。
當然,馮琴琴家裡條件雖然比不上高雅麗家,但好歹也是普通職工,條件也算可以。
最主要的是馮琴琴這丫頭人勤快,能吃苦耐勞,不像高雅麗那樣是個嬌嬌女,啥也不會乾。
不過既然兒子喜歡馮琴琴,那就隨他去吧。
所以最後,張文華父母就讓張文華自己選擇和誰在一起,然後任由他們三個人一起下鄉去。
……
轉眼間,已經到大隊長給大家安排休息的日子。
在非農忙時節,大隊長馬勇軍通常會讓村民和知青們每下地乾活半個月後休息兩天。
這兩天時間對於村民們來說,可以用來處理家務事或者到山裡撿柴,順便尋摸些山貨。
村民們會利用好這兩天休息時間,將家中所需的柴米油鹽等生活用品補齊,如果手頭寬裕一些,有些人還會去買些肉類食品來為家人補補。
而那些經濟條件較為拮據的家庭,則會選擇上山轉轉,希望能撿到一些野雞、野兔或采集到一些蘑菇等食物,給家裡人多弄口吃的。
總之,這兩天對他們來說甚至比平日裡的勞作還要忙碌。
而知青院裡的情況則有所不同。
那些家裡有人給郵寄包裹的老知青們。
他們會趁著休息的機會,前往鎮上的郵局領取自己的包裹。
並順便到國營飯店打打牙祭,補點油水。
由於知青院裡的夥食問題,除女知青外,男知青們幾乎每天都吃不飽飯,肚子裡更是缺油水。
因此饑餓感來得更快,隻能靠偷偷吃些糕點、麥乳精和罐頭等食品來填飽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