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男知青們和村裡人打架(1 / 2)

棗莊村的山,並不隻有眼前這一座山,而是整個村子的右側和後麵都被大山環繞。

村子左邊是一條長河流,正前方是棗莊村肥沃的土地,以及通向外麵的路,比如去往向陽公社的鎮子上。

而江玥她們現在撿柴的這座山,雖然不是最高最大的山,但它卻足以滿足整個村子平時的用柴需求。

準備過冬的柴還是要往山裡走一走,而且到秋天收獲的季節,山裡不少野果子,蘑菇、木耳、板栗、鬆子那些。

在棗莊村河對岸那邊,還有另一個村莊,曾經叫做徐莊村,如今似乎改名為前進大隊。

據說村長馬勇的媳婦,婦女主任徐大梅的娘家就在這個前進大隊。

連接棗莊村和前進大隊,兩個村莊的是一座橋,它橫跨在河流之上,成為了兩村之間的紐帶。

儘管緊挨著棗莊村的這座山並不高大,但對於村民們平常燒飯用的柴已經足夠。

一般情況下,村民們不會輕易單獨進山裡去。

棗莊村老一輩的人,說更深入山區的地方,存在著各種野生動物,如大老虎和野豬等。

深山裡的那些區域充滿危險,因此不建議村民們冒險進入。

這邊,江玥、周芳芳她們幾人,背上背著竹筐子緊緊地跟在楊靜、朱玉茹、張小菊後麵,沿著彆人走過的小路,一路往山上走去。

昨天,楊靜、朱玉茹和張小菊,以及棗莊村民們,已經在這山腳下撿過一整天的柴禾。

山腳下這片,附近的枯樹枝什麼的,基本上都已被村民們撿乾淨啦!

因此,今天楊靜帶領著她們幾人,和村民們有著相同的念頭,共同商議決定朝著與這座山相連的後山走去。

在江玥她們前麵已經有棗莊村的村民們,先行一步走過去。

楊靜她們不往彆處去,就跟在村民們身後走著。

而且,今天基本上都是村裡男人們上山,沒看到平時乾活見到的大娘、嬸子們跟著一起。

他們手上都拿著斧頭和砍柴刀,幾人就更不害怕啦!

江玥、周芳芳、楊靜、朱玉茹,她們就跟在村民們後麵。

村民們似乎察覺到身後有她們這群知青跟隨,並沒有把路邊上的枯枝撿走。

而是特意為她們幾人留下,其中有不少好拿的枯樹枝,都留給了她們這群知青們。

這些枯樹枝被留在路邊,仿佛在等待著她們的到來。

於是,江玥、馮琴琴、周芳芳,她們開始往自己背筐裡撿啊撿。

“我們要怎麼把這些枯樹枝運回去呢?”高雅麗皺起眉頭問道。

她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大枯樹枝子,再看看自己細胳膊細腿,她感覺自己根本拿不住很多。

楊靜想了想,說道:“我們可以每兩個人組成一組,專門撿起那些體積較大的枯樹枝,然後挑我們能夠搬得動的,將它們搬運回知青院。”

“這樣既可以提高效率,又不會太累。”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於是大家開始分組行動。

江玥和周芳芳一組,她們挑選一些較大且粗壯的枯樹枝,然後用繩子將它們捆綁起來,準備搬運回去。

其他知青也都各自組隊,忙碌地搬運著乾枯樹枝。

雖然搬運乾枯樹枝的過程很辛苦,但大家的心情卻格外舒暢。

等她們把枯樹枝搬回到知青院,再用斧頭將大枯樹枝劈開,可以留著冬季燒炕用。

對於江玥她們這些新來的知青而言,儘管對山上具體情況,並不完全了解。

但她們新知青非常願意聽從楊靜的安排,並按照她說的行事。

當然,她們並不是盲目地聽從命令,而是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自己的判斷。

江玥她們除了撿拾柴外,一路上江玥她們還留意著,是否能找到可以食用的蘑菇、野菜或野果子。

對於野菜,江玥尤其鐘愛蒲公英,她覺得涼拌蒲公英味道鮮美。

至於野果,此時有一種名為“姑娘果”的果實成熟,這種野果不僅可口。

而且據她所知,它還是一種中藥材,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楊靜抬頭看一眼太陽的位置,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便招呼大家收拾東西準備回知青院。

眾人紛紛響應,背上裝滿柴禾的竹筐,又兩人一組抬起大枯樹枝,開始向山下走去。

一路上雖然沒有早上那會,剛爬上山的歡快勁,但還是充滿了勞動後的喜悅。

回到知青院後,大家把柴禾整齊地堆放在院子裡,然後各自散去休息或做中午飯,以及其他事情。

楊靜看著滿院子的柴禾,心中感到十分滿足。

這一上午的勞作雖然辛苦,但看著她們帶回來的柴禾讓她非常開心。

接下來的日子裡,她們還需要繼續努力,為過冬做好充分的準備。

“江知青,你們剛出去不久,就有郵遞員給你送信件來啦!”

孫澤看著剛從外麵回來的江玥,等她把身上的東西放下後,連忙將郵遞員剛剛送來的信遞給她。

“謝謝你,孫知青。”江玥臉上帶著笑容,伸出手接過信件。

儘管內心並不想看到江父的來信,但在外人麵前,她還是得表現出高興的樣子。

畢竟,沒有人知道她和父親之間的矛盾。

“不客氣!”孫澤心裡總感覺有些奇怪,他覺得江玥似乎並不是真心地開心收到這封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