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陳友諒之死!(1 / 2)

“鄱陽湖決戰,還有這洪都血戰打的還是真激烈,朱元璋和陳友諒這一戰,基本上就能夠決定未來天下之局勢,其實按照道理來說,陳友諒的底盤子是很不錯的,各方麵實力都是要比老朱強一些的,不過這一輪亂世的天命之人是朱元璋,並不是陳友諒!”

“老朱的謀略還是要比陳友諒強一點的,本來老朱所在地盤情況都極為不妙,既要麵對元軍,還有陳友諒和張士誠,可謂是三麵皆敵,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複之地!”

“不過,話又說回來,漢這個國號在華夏曆史上使用的頻率和次數還真是最多的,自劉邦建立漢朝之後,東西兩漢自不必多言,然後是劉邦的蜀漢,然後就是各種各樣以漢為國號的政權,陳友諒的陳漢士以漢為國號最後一個漢政權了!”小書包小說網789

“據說當年劉邦建立漢朝之際對以漢為國號十分不滿,因為劉邦的這個漢王是項羽給封的,楚漢爭霸時期,劉邦多次不敵項羽,雖然最後十麵埋伏殺了項羽,但是對漢這個字還是非常不滿的,隻不過當時蕭何進言,說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再加上爭霸時期,劉邦都是以漢軍為名,現在改也不好改的,所以最後還是以漢這個字為國號,也開創了我華夏最強大的一個王朝,漢語言,漢文字,漢民族,時至如今,依然傳承!”

屏幕前觀眾們也頓時間,不免有些唏噓感慨!hττPs:///

華夏建立五千年,自炎黃至如今,史書之上,多少可歌可泣之事,每每讀來,總令人不由,潸然淚下,或心懷萬千感慨,

但那隻不過那都是史書上的記載,許多人都隻能夠心存幻想而已,卻始終無緣得以一見,

雖然有不少電視節目進行翻拍,但是於書上所說,都不免相去甚遠,更有甚者胡編亂造,不知所謂,然而典藏華夏當中所呈現出來的這些情節,每每看來都不由讓人潸然淚下,心懷萬千感慨,

因為屏幕當中所呈現出來的正是無數觀眾們心中念念不忘的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那些曆史當中的英雄,豪傑,梟雄,謀臣,誌士,總會在典藏華夏當中呈現出不一樣的風采,

而這種風采也正是典藏華夏之所以能夠擁有這麼高收視數據最根本的原因,

因為張揚是真的將一個存在於他們想象當中的華夏古代史呈現在了所有觀眾們的麵前!

……

屏幕當中,浩浩蕩蕩的鄱陽湖大決戰開始,一場被稱之為中世紀,最大規模水戰的一場浩然大戰,從一開始便陷入白熱化階段當中!ΗΤΤΡs:///

大將徐達身先士卒,率艦隊勇猛衝擊,擊敗陳軍前鋒,斃敵1500人,繳獲巨艦一艘!

俞通海乘風發炮,焚毀陳軍20餘艘艦船,陳軍被殺和淹死者甚眾。

但朱軍傷亡也不少,尤其是朱元璋座艦擱淺被圍,險遭不測。

戰鬥呈膠著狀態。從早晨至日暮,雙方鳴金收兵,戰鬥告一段落,雙方互有傷亡,不分勝負!

二十二日,朱元璋親自率領水師出戰。但陳艦巨大,朱軍艦小不能仰攻,接連受挫。

朱元璋及時采納了部將郭興建議,決定改用火攻破敵。

黃昏時分湖麵上吹起東北風,朱元璋選擇勇敢士兵駕駛7艘漁船,船上裝滿火藥柴薪,迫近敵艦,順風放火,風急火烈,迅速蔓延。

一時烈焰飛騰,湖水儘赤,轉瞬之間燒毀陳軍數百艘巨艦,陳軍死傷過半,陳友諒的兩個兄弟及大將陳普略均被燒死。朱元璋揮軍乘勢發起猛攻,又斃敵2000餘人!

二十三日,雙方又有交鋒,陳友諒瞅準朱元璋旗艦展開猛攻。朱元璋剛剛移往他艦,原艦便被陳軍擊碎。

二十四日,俞通海等人率領6艦突入陳軍艦隊,勇敢馳騁,勢如遊龍,如入無人之境。朱軍士氣大振,發起猛烈攻擊。最後,陳軍不支敗退,遺棄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麵。

陳友諒隻得收攏殘部,轉為防禦,不敢再戰。當天晚上,朱元璋乘勝進扼左蠡,控製江水上遊,陳友諒亦退保諸磯,兩軍相持3天,陳軍屢戰屢敗,形勢漸越不利。

陳友諒兩員大將見大勢已去,於是投降了朱元璋,陳軍內部軍心動搖,力量更加削弱。

陳友諒又氣又惱,下令把抓到的俘虜全部殺掉以泄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