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原秋正在那兒盤算他的賺錢大計,三知代俏生生走了回來,直接遞給他一瓶飲料:“給你,沒想到這裡竟然有波子汽水,好多年沒喝過了。”
“謝謝。”霧原秋隨手接過,細瞧了瞧,發現瓶口處有顆玻璃球,造型十分古怪,不由奇怪問道,“裡麵怎麼有顆彈珠?”
三知代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波子汽水就是彈珠汽水,你以前沒喝……”她說到一半,記起霧原秋的“孤兒”身份了,估計小時候沒多少零用錢,又改口道,“這是很久很久之前很流行的一種檸檬水,裡麵是會放一顆彈珠的。我小時候又流行過一陣子,為了遵循傳統,所以也放了一顆彈珠。”
霧原秋還是覺得這汽水很古怪,學著三知代的樣子開了瓶蓋,仰頭喝了一口卻沒喝到多少。三知代提醒他道:“喝的時候,可以用舌頭把彈珠頂開,或者把彈珠轉到瓶身的凹槽裡。”
霧原秋無語了,你就不能買點正常飲料嗎?
他拿舌頭頂著滑溜溜的彈珠,喝了兩口,覺得味道倒還湊合,不過還是想不明白一個汽水瓶為什麼要搞得這麼麻煩,便摸出了手機,隨手查了查——果然,這玻璃珠現在屁用沒有,就是為了複古。
碳酸飲料剛發明那會兒,為了防止跑汽,人們不得不用軟木塞緊緊塞住瓶口,但這造成成本急速上升,不利於汽水銷售。後來就有人想出了一個主意,先把瓶子正放,一口氣注入碳酸飲料,然後瞬間將瓶子倒置,因瓶內壓力較大,瓶內的玻璃球便會被頂著緊緊塞住瓶口,又好用又便宜——科德式灌裝法,英國在十九世紀搞出來的發明。
隨後,這方法就和碳酸飲料一起傳到了曰本,和碳酸飲料一起大受歡迎,成為了“夏日祭圖騰”,一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還十分興盛,接著就被淘汰了,但二十一世紀初又流行過一陣子,不過很快又基本消失。
霧原秋看完了科普,這才多少明白了一點,不過也反應過小時候為什麼有那麼多孩子玩彈珠了——小孩子打彈珠的遊戲,就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汽水瓶裡的玻璃球隨手可得,所以才漸漸風靡起來,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小孩子都玩過。
這之前還真是沒想到,以前還以為那些玻璃球就是為了小孩子特意生產的,結果是用來堵瓶口的瓶蓋,並不是玩具——彈丸汽水被淘汰後,可能確實是專門生產的孩子玩具,但之前大部分時間都不是。
他上小學時也玩過打彈珠的遊戲,還是高手,頓時看著彈珠汽水親切起來,笑道:“這玻璃球我小時候還玩過呢,沒想到是汽水的附贈品!”
“我小時候也玩過,阿鶴完全不是我的對手。”三知代也看著瓶中的玻璃珠有些懷念之色,淡淡道,“她輸了就會找我媽媽哭,或者會偷偷把輸掉的彈珠再拿回去。”
霧原秋笑了笑沒說話,對三知代的話並不完全相信,要是去問千歲,估計就是另一個版本了——小代完全不是我的對手,輸了就會很生氣,找機會再把彈珠搶回去。
三知代瞧了他一眼,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直接道:“你不相信?要不要試試?”
霧原秋這會兒也閒著,懷一下舊當然沒問題,但瞧了瞧瓶裡的玻璃球,笑問道:“隻有兩顆怎麼玩?”
“那裡有很多!”三知代也閒得無聊,看樣子比較想重溫一下童年的快樂時光,一指自動販售機說道,“我們多買幾瓶好了。”
“我們要倒掉十幾瓶汽水?”
“又不貴,就當看場老電影好了。”三知代掏出了錢包就去投幣了,轉眼自動販售機開始往外丟汽水,“來取彈珠。”
也行吧,霧原秋過去開始破瓶取珠,現在波子汽水用的是塑料瓶了,有把鑰匙就行,沒什麼困難的,嘴上問道:“要怎麼玩?”
三知代也伸手幫忙,想了想說道:“虎穴要挖洞,在室內不方便……玩橫綱怎麼樣?”
“橫綱的規則是?”霧原秋隻在華夏玩過打彈珠,也不知道曰本這邊規則會不會一樣。
三知代也就隨口給他解釋了一下,霧原秋很快就恍然了——彈丸裡麵的“橫綱”就是模仿的相撲比賽,大家在地上畫個圈,雙方共同在裡麵放上數枚“子丸”,然後每人輪流持“母丸”用拇指彈出,能將對方的“子丸”擊出圈外,則就可以將那枚“子丸”收入囊中。
當然,規則要是真細說起來還是有點複雜的。
比如同時擊出多枚“子丸”並不算數,就當這次進攻機會白白浪費了;
又比如擊出了自己的“子丸”,同樣不算數,要和“母丸”一起放回圈內;
又比如“母丸”若是擊空,或是將對方“子丸”擊出圈外時留在了圈內,則自動變為“子丸”,不可以再回收利用,若是自己手中沒有“母丸”了,那就自動判負,圈內所有“子丸”儘歸對手所有。
規則有不少,但總體而言,和霧原秋小時候在學校裡玩過的沒太大區彆。頓時他就放心了不少,因為……小學時他真的很強,身為小學生又沒有手機,課間也就玩玩打彈珠、扔沙包、拍卡片之類的遊戲了,他可真在這上麵花了不少時間。
他數了數自己分到了八枚彈珠,笑道:“那來吧!”
他們一起在地上用油性筆畫了一個圈,每人置入五枚“子丸”,手裡各留三枚“母丸”,隨後猜拳決定了先後順序,開始一起重溫童年美好回憶。
兩個人都很有信心,畢竟都不是小孩子了,還是擊技高手,手眼協調性極好——三知代天生就手眼協調性極好,霧原秋則是用“陰魔丸”提升過資質。
但等遊戲真開始了,他們很快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這十年左右沒玩過了,單手用拇指將一個玻璃珠彈出,還要準確地擊中十枚中的某一枚,還不能將彆的“子丸”一起擊出圈外,擊出圈外也最好彆把“母丸”留在圈內,沒想象中那麼容易。
小時候全看運氣以及手感,現在大了,好像……還是要看手感和運氣,遊戲本質沒多少變化,而且兩個人都已經沒了童年時的純真,玩起打彈珠來頗有點打斯諾克的意思,有時寧可“母丸”擦出,自己一無所獲也要給對方製造點困難,好好坑害一把對手。
他們花了十分鐘的時間,玩得是有來有往,一時三知代占到上風,一會兒又被霧原秋扳回局麵,又或者這會兒三知代運氣比較好,過會兒運氣又倒向了霧原秋。
兩個人漸漸表情都專注起來,現在兩個人手裡都隻剩一顆“母丸”,但是圈裡的“子丸”上升到了十四顆,混雜在一起,牽一發而動全身——木地板太光滑了,和小時候在泥地裡玩區彆巨大,不過霧原秋現在占著上風,他小時候玩得更多,經驗更豐富,倒是三知代隻和千歲玩,嘴上說得好像很厲害,其實全靠天賦撐著。
“母丸”輕輕從一堆“子丸”中竄過,連串輕觸後,一枚“子丸”慢悠悠滾到了圈外,霧原秋馬上鬆了一口氣,現在這局麵力氣大真是屁用沒有,全靠腦子、準頭和運氣,而這次拿到一枚“子丸”,可算是好好給他回了一口血,至少能比三知代多了一輪的容錯率。
他伸手就去拿那顆玻璃球,笑道:“不好意思,這歸我了。”
但他的手指剛剛碰到玻璃球,手腕就被三知代一把抓住了。她現在眉眼間十分嚴肅,輕聲道:“等等,你壓線了。”
“沒有壓線,已經完全出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