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黑子才十歲跟林豐耀差不多大,但卻比林豐耀看起來瘦小的多,看著跟八歲的林東子一般大,此時他那瘦小的身軀正背著一筐背簍。
林大嫂看見他們打著招呼道:
“黑娃娘,上山砍柴火呢,黑子怎麼還沒去祠堂呢?那邊怕是快要開課了。”
朱黑子禮貌開口道:“林大嬸二嬸好,我這就要去了。”
說完就將身上的背簍給了自己娘了,匆匆跑遠了,而朱黑娃則羨慕的看向他弟弟往祠堂那邊跑去。
朱寡婦家有兩兒一女,丈夫是前年去世的,留下他們娘幾個,全靠朱寡婦和她大兒子黑娃。
朱黑娃今年十四但卻已是這個家最大的男子漢和頂梁柱。
宋安心詢問道:“黑娃,你咋不去?”
朱寡婦將那接過來的背簍提了提,笑道:
“林二嫂,黑娃不去,我們家就給了一點柴火和野菜哪敢讓兩個孩子去,讓黑子學了回來教黑娃就是。”
朱黑娃眼裡閃過一絲落寞,宋安心看出了他眼裡的渴望。
她沒去祠堂那邊不清楚有多少孩子去讀書了,但聽安邦說並沒有多少,像他們家和林大嫂家全都送去念書的估計就他們兩家。連裡正家也隻派了兩個男娃去,而女娃子一個手就數的過來。
宋安心知道造成這個局麵,一是村裡家家戶戶窮,雖窮但人淳樸不好交一點束修就讓家裡娃都去讀書,二是對教育重視的還是少數,與其浪費糧食學那麼一點時間,還不如讓娃留在家裡乾活。女娃娃就更彆想了,早點嫁人才是她們的出路。
宋安心心裡長歎,這是這個時代的造成的,她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改變不了一個時代。
她道:“黑娃娘,多一雙耳朵也是聽,你就讓黑娃帶張凳子去不會礙事,束修以後有再給就是。”
朱寡婦連連擺手道:“不不,這、這咋好意思。”
在一旁的朱黑娃眼睛閃過了一絲光亮,他將自己手上的籃子推過來道:
“林二嬸,這是我在山上摘的一些柿果,我拿這個當束修費可以嗎?”
宋安心看他遞過來的籃子,裡麵是七八個黃澄澄的柿子,不過都是殘缺的,不是被鳥啄了小半塊,就是掉地上摔的不成樣子了。不過她知道這已經是這個孩子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了。
她笑道:“當然可以,你現在就去祠堂送給宋夫子,他可愛吃柿果了。”
林大嫂也在一旁道:“是啊,趁還沒開課,趕緊去吧。”
朱黑娃得到了宋安心的肯定,看了自己娘一眼,朱寡婦眼睛裡不知道什麼時候蒙上了一層霧氣,含笑衝他點了點頭。
朱黑娃立馬激動道:“那我現在馬上就給柴火放家去。”說完就擔著柴火,手裡還提著那裝有柿果的籃子飛快走了。
跟朱寡婦告彆後,林大嫂看著她背影道:
“唉,這朱寡婦一人帶著三孩子也是不容易啊,瞧著她比你還小幾歲,咋還看著比你老這麼多呢。”
說著又看了眼宋安心。
宋安心:“........”
我就當你誇我年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