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繡娘和招普通工人麵試不一樣,來麵試的人要每人限時繡出一條手帕來,根據繡工錄取。
很快第一天麵試結束,餘琳兒和林大喜看著交上來的上百條帕子兩人臉上都有些頹廢,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幾百個麵試的人能達到進繡坊繡工的才不過十幾人。
餘琳兒身邊伺候的房婆子見此道:“二夫人,要不從縣上的餘家繡坊調幾批繡娘過來?”
房婆子是餘琳兒的陪嫁婆子,她並沒有帶多少陪嫁人來,就這一個婆子和兩個丫鬟。
餘琳兒搖搖頭,道:“如果是這樣,就失去了我最終建立這些繡坊的意義了。”
“怎麼一個兩個臉色都如此難看啊,要不我給你們出出主意。”宋安心笑著走了進來。
她在自己院子裡也自是得知了此事。
林大喜和餘琳兒看到宋安心兩人眼色是一喜。
“二嬸,你是不是已經有主意了。”
林大喜看她二嬸如此說就覺得她二嬸心中定是有想法了。
“是啊,娘,你是有了什麼好主意嗎?快說於我們聽吧。”
兩人一臉著急模樣。
宋安心也不給她們賣關子,開口道:“我這裡確實是有一個主意,你們可以半工半學模式,讓陶繡娘去秀坊中教學,這些學徒可以先負責縫製些簡單的項目,一些複雜的繡活就交給大喜和一些能夠勝任的繡娘。
學徒的工錢不需要開很高,學成之後必須在繡坊中做滿三年才能另尋出路,這樣不僅可以節省作坊成本還能留住繡娘你們看如何?”
餘琳兒眼中頓時驚喜極了:“娘,你這主意可太好了,如此我們繡坊和工人都能獲利。”
她心裡是越來越崇拜自己婆婆了,婆婆怎麼可以有這麼多好主意,難怪婆婆可以封之為慧恭人呢。
大喜也很是喜歡這個主意:“這方式確實很好,村裡的女人們不是繡工不好而是根本沒學習的機會,琳兒,我們就如此辦吧。”
兩人的困難迎刃而解,就一股腦紮到那一堆帕子當中去了。
學徒也不是隨便招的,要通過繡的帕子看看誰比較有潛力,然後再親自麵試這些人,是否好學肯鑽研能接受他們這三年條款,方能錄取。
半個月後林家村繡坊成立了,繡坊中的繡娘本村的和外村的人都有,大多數都是半工半學的學徒。
不過就算是學徒大家也是很高興能被選上,能夠領到工錢又能在這學手藝,這可是打著燈籠也找不著的好事。
而陶繡娘更是樂壞了,終於又有一件她能發揮用武的地方了,而且這內衣什麼新鮮物她也是喜歡研究著呢。
這繡坊宋安心也占了二成利潤,餘琳兒和大喜說這個主意是她出的不能不給她,宋安心的合夥生意是越來越廣了。
幾天後,縣鎮集市各大布鋪上新了第一批內衣。
起先隻是一些給林家村繡坊捧場和喜歡新鮮事物的婦人抱著嘗試的心態買了穿戴,而後便是一發不可收拾,凡是穿過的人都懂得了它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