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書坊出事(1 / 2)

嫁給前未婚夫他爹 電話 6537 字 11個月前

太後的眼神一一從眾官員身上掃過, 似乎是在衡量她手中的勢力。

雲曦有留意到,太後的視線,在滇南王身上, 停留的格外久了些。

這讓她擔憂, 是不是因為這滿朝文武都差不多是太後的人,而唯一一個不願聽命於太後的人就是滇南王。

因而, 在太後眼中,滇南王府礙眼了!

太後的人生雖然上半輩子在先皇和陳妃手中過的憋屈, 但也依舊是手掌鳳印的皇後, 等弄死了先皇和陳妃之後,太後更是這宮中說一不二的存在。

再到這次宮變,將皇帝軟禁之後,不但是宮中,這朝中,怕都是太後的一言堂, 一言九鼎比某些弱勢的皇帝還要強。

這般說一不二的人物, 怕是容不下滇南王府了。

雖然滇南王駐紮在京都的兵馬不少, 在滇南王邊界那裡更多,且兵峰指向中原朝廷, 怕就怕太後出什麼陰謀詭計。

比起男子間的陽謀, 像太後這般靠著陰謀發家得勢的人, 應當更為喜愛用陰謀, 也更加的讓人防不勝防。

等雲曦等人出了皇宮之後,發現這京都的氣氛比起昨日裡更加緊張了。

街道上到處是禁衛和護軍在抓人。

“朝廷辦案, 裡麵什麼人?”雲曦的轎子才剛剛離開皇宮走了兩條街道,就被一夥禁衛模樣的人攔住了。

都說閻王好說話,但小鬼難纏, 雖然雲曦並不覺得伏家和太後好說話,但後半句還是很有道理的,她示意舞劍出麵解決。

這些事似乎也隻能由舞劍出麵,因為舞劍是她帶入滇南王府的,而她身邊的其他人都本身就是出身滇南王府。

太後將滇南王府看做眼中釘肉中刺,某些事還是不要讓滇南王府出身的人在她麵前刷存在感了。

接到示意後,舞劍怒氣衝衝的掀開轎簾。

“沒有眼色的東西,不知道這是熙和公主的車駕嗎?也敢阻攔,你們是什麼人?上峰是誰?”

似是沒有料到碰到了硬茬子,這些人禁衛軍連忙低頭道歉。

“原來是熙和公主的車駕,是屬下等人眼拙,還請公主恕罪。”幾人連忙道。

至於他們叫什麼名字,他們的上峰是誰,竟是隻字不提。

“罷了,走吧!”雲曦說道。

“哼,算你們走運!”舞劍罵了一聲,鑽入了轎中。

看著舞劍臉上難掩的怒容,雲曦問道:“怎麼這麼大火氣?”

“王妃,你是沒有看到這些禁衛軍有多可惡,說是搜查叛黨餘孽,可乾的什麼事?攔路搜查馬車,若是有幾分勢力還好,嗬斥兩句就放行了。

若是沒勢,就任由這幫人掀轎簾,那怕是女眷的車馬,也照搜不誤,而且這些人毛手毛腳、眼神放肆,看著讓人惡習極了。言語之間還不斷暗示有錢能使鬼推磨,給了銀錢才會放行,若是不給,就找麻煩為難,或者誣陷是叛黨餘孽。什麼搜查叛黨餘孽,我看是找機會勒索財物中飽私囊。”

“可看清楚了?”雲曦問道。

“奴婢的眼神好著呢?不光看到了街道上搜查的禁衛,還有那些闖入民宅搜查的,進去的時候口袋扁扁,出來的時候那一個不是腰間鼓鼓的,送出來的主家哭喪著一張臉就像是在送瘟神。”舞劍肯定的說道。

“這京都的百姓還真是多災多難,還是我們滇南好,從先滇南王平定了滇南之後,便一直平平穩穩的。”魚腸突然說道。

“那等有機會了,我們就去滇南。”雲曦說道。

魚腸等人眼中露出驚喜的神色,不光光是因為她們出身滇南,父母親人都在滇南,對家鄉歸心似箭。更是因為她們心向滇南王府,覺得王妃能說出這話,明顯是比京都更加認可她們滇南。

雲曦的人生觀念讓她不像是現在的大多數人那樣,將故土難離看的太重,且認真說起來,這京都,也不是她心中的故土。

眼看著太後陰謀算計之下大權在握,但在治軍治政上,天分似乎並不如何,好好謀劃的一個清除異己的時機,就是讓手底下人弄成了發財大會,爭著搜集民脂民膏。

不知道後麵伏家會不會介入,也不知道太後會不會回過神來大力整治,不然京都怕是要不安穩了,而她伏太後和皇上的名聲,怕是也要被壞光了。

這些事情雲曦還無法預料,但她似乎已經能預料到,太後手底下的人已經開始劃分利益了謀求好處了。

利益的劃分,從來就沒有完全平均,眾人心服口服的,勢必一個覺得另一個得到的利益的更大,若是氣不過,在太後那裡告一狀或是背後捅一刀子,怕又是一番變故。

沒有安全保障,家財收到威脅,更甚至生命也不怎麼保險,長期以往,這京都的人怕是要跑光了,太後的統治,也要崩。

雲曦剛回到王府,還沒喝完一杯熱茶,就聽王府中守門的婆子稟告,說是書坊中來人求

這書坊,是雲曦在離開穆國公府後在京都創辦的。

那時,她手中不缺錢,正想做點好事,也不枉這人世間走一趟,便在京都辦了書坊、撫幼院、養老院,也不時的在京都向困難百姓施粥,或者是在交通艱難的鄉下修修橋鋪鋪路。

幾年左右的時間,這些不以盈利為目的創辦的店鋪很興旺,隻書坊賣書買紙筆墨得來的錢財,都能供得起撫幼院和養老院的日常開銷了。這兩年來,她隻用貼補些藥錢,就能讓這些慈善發展的很好。

那些首飾鋪子、胭脂鋪子賺的錢都被雲曦用在了莊子上各種農作物的培植以及施粥、修橋鋪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