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富和秦冬財都不想分家。
說白了,分家對他們來說隻有壞處,沒有好處。
一是家裡的地多,分家後一人要拉一二十畝地,沒人幫襯乾著累人;二來,分家前一大家子人隻要一個人去服徭役,分家後按照朝廷規定,家中有成年男丁的,每年都要輪著服徭役,若是運氣不好,趕上農忙或者冬日服徭役,家裡的活怎麼辦?落下一身病怎麼辦?
也可以用錢找人替服徭役,可這不又是一大筆支出嗎?
一直以來,秦家服徭役都是輪著來,輪到個人頭上,可能三五年才輪到一次,沒那麼累。
兄弟倆都不是傻子,他們打小一起長大,見過鬨著分家的人多了,早早就說過不分家的誓言,隻是成了小家之後,顧慮就比從前要多。
兄弟倆都在絞儘腦汁地想不分家,卻又沒有及時說,而是默默等著,他們也想看看家裡攢了多少錢。
秦木橋似乎看出了倆兒子的心思,叫鄭氏在桌上攤一塊布,把壇子裡的錢都倒了出來。
大部分都是銅錢,還有些許碎銀。
稱重半天,秦木橋告訴倆兒子:“這兒有二十七兩銀,銅錢六貫有餘,另外家中有田四十七畝,三間老屋。你們兄弟倆分家,我和你娘就跟老大家,老二出去住還要另蓋房子,所以這錢呢,老二分十八兩,老大分十五兩,家中地按照上中下也平分,不過老二還要蓋房子,要占地,老二分二十四畝,老大分二十三畝,至於家中的鍋碗……”
“爹,我不分家!”秦冬財聽他爹說的明明白白,不像是突發奇想的樣子,臉都綠了。
趙草兒看著家中錢財,喃喃道:“怎麼才這些銀子?”
鄭氏白她一眼,道:“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老婆子我可是沒哄你們,這些年家中就攢下這些錢,你要是不信,老婆子與你們好好說道說道!”
“咱家中共有田47畝,其中兩畝是菜地,其中上等田15畝,中等田23畝,下等田13畝,下等田裡有幾塊鹽堿地,還有幾塊石頭地,光你老子開荒都用了好些年時間,沒有收成不說,還累成球樣!好不容易把你兩個養大,又娶媳婦,生孩子,這麼多張嘴哪一張不用錢?”
鄭氏在那說的唾沫星子直飛,秦石頭這邊在心裡瘋狂算賬。
奶奶沒騙人,他之前觀察家裡的收支,算出來家裡確實沒多少存錢,三十多兩銀已經不少了!
家中四十多畝地,平均畝產量在270斤,光是家中這麼些人,一年到頭吃掉三分之一,扣掉交糧稅的部分,囤些糧食,剩下賣出去,一年也能掙個十兩出頭。
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秦家一年的收入應該在十五兩左右。
但真正能攢下來的不多。
鄭氏還在講:“吃穿用度,人情往來,農具糧種,租借耕牛,吃五穀雜糧長大的,誰身上能沒點病痛?誰生病了沒請大夫來看?這些不都要錢?你們光想著乾活掙錢了,怎麼就沒想著花錢呢?”
趙草兒低下頭,貓娃子從出生以來就體弱多病,一年到頭光請大夫的花費都不少,家婆確實沒說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