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回來的桑葉要清洗,要晾曬,葉片不能有水,不然蠶吃了會死。
他們家四間房,隻有三間住人,還有一間就是專門養蠶的房,不養蠶時女人們就在那裡織布。
蠶房又要通風又不能見日頭,家裡還不能有異味,不能有吵鬨聲音,但凡哪裡沒做好,蠶分分鐘死給人看。
養蠶雖然辛苦,可蠶絲價高,每年都有商人到村裡收散戶的蠶絲,是秦家很重要的經濟來源。
他們家上半年既要春耕,又要養蠶,哪裡有時間做豆腐賣呢。
虎頭歎氣,不由得感慨:“要是咱們會石猴的分身術就好了,家裡的活就有人乾了。”
一個冬天,他們家裡人天天聽石猴的故事,每天乾活都多了幾分滋味。
秦冬財忍俊不禁:“哪有這麼好的事?”
轉頭又道:“爹,要不咱們買頭牛吧!”
一頭牛起碼頂兩個人力,這樣他們就能騰出手磨豆腐賣了。
秦木橋也頭疼啊,家裡人太少了,活乾不過來。他何嘗不想買牛,可一頭成年耕牛價格不便宜,一年到頭吃的草料不少,又要精心照料,他們家沒養過牛,能養好嗎?
秦石頭在一旁安靜地聽著,一直在思考,家裡確實人手不夠。十四個人,三個成年男人,大哥隻能算半個,他還沒長大,爹和爺爺他們怕把大哥累壞了,平日叫他下地也隻乾些輕點的活。
三個半男人要拉四十多畝地,深耕翻土,除草插秧灌水……上半年連軸轉,沒個停歇。
家裡還有三個女人,女人們忙著摘桑葉養蠶種織布,做飯都要一巧二巧幾個女孩來,更彆提家裡還養雞鴨,他要上學,鎖頭還小,貓娃子可以忽略不計。
一巧二巧過完年才九歲,三巧四巧也才七歲,就要承擔許多家務活,沒個閒的。
這樣一算,買牛確實能空出倆人做豆腐,可牛價高昂,不便養殖,還不如買驢呢。
驢體質結實,耐粗飼,磨豆腐剩下的豆渣就能用來喂驢,驢還不容易生病,性情溫和而且耐勞。
雖然不能代替耕牛的位置,可作為替代品很不錯。
農本位的古代,耕牛價值高,吃牛肉在很多朝代都是被律法禁止的。驢就不一樣了,吃驢肉的很多,驢兩三歲就能配種繁殖,一直到十五歲還有生育能力,這樣一算……
養驢的經濟價值也不小啊!
於是秦石頭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阿爺,咱們為什麼不能買頭驢呢?”
秦木橋沉吟片刻,驢是比牛便宜,可一頭牛頂兩三個人力,一頭驢頂多抵一個半。
價格隻便宜一小半。
秦石頭發現,自己家裡人都有一種要有就要最好的想法……
“阿爺,要不就買驢吧,到時候咱家有錢了,還能把驢賣掉,再買牛回來。”
“就是,我也感覺買驢比買牛好,這樣騰出一個人手,咱們還能繼續做豆腐掙錢,早晚能把買驢的錢掙回來!”
鄭氏也跟著勸。
秦木橋歎息,其實他還是想買牛。
“行吧,那明後兩日,春富冬財跟我一同去看看,買頭驢回來。”
喜歡女穿男: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請大家收藏:女穿男: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