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隨遇而安少比較(1 / 2)

沒等銀屏跑進屋,趙怡兒已收拾好,走了出來。

她站在廊柱下,見緊隨而來的大丫鬟一臉惶惶,匆匆行禮道:“王妃又昏過去了!穩婆說胎位不正,趙女醫快過去吧。”

就算院裡候著的大夫不能進,屋裡還有一個宋女醫,哪裡用得著急請她,分明見情況不好,臨陣推諉責任。

趙怡兒眉頭一皺,輕聲道:“銀屏兒,還記得我給你說過的,華佗先生的故事麼?”

這話問的突兀,聽得銀屏一愣,華佗先生可真算不得善終,思慮的片刻,她沒顧得上答話,抬眼怔怔的看著趙怡兒。

趙怡兒憐愛地看了眼銀屏,道:“這世間既從不缺名醫,也不缺諱疾忌醫的病患,和不明就裡的親眷。可悲的是,為醫者,常常與天爭他人之命,卻爭不過自己的命運。”

趙怡兒長身玉立,瘦弱的身影,隱隱透出頂天立地的氣勢:“可我,總奢望再爭一爭,哪怕隻有極少的可能,就算失敗了,也不愧天地!我們走吧!”

李媽聽後,朝趙怡兒行了個大禮,道:“趙女醫慢走。”

“李嬤嬤,告辭。”趙怡兒頷首,回道。

李媽將人送出院,又站門口目送人走遠。

“是不是王妃......”見李媽走過來,柳枝連忙禁聲,進屋一通收拾。

李媽隻覺身心俱疲,靜靜地坐在院裡的石凳上出神。

翠禾幾次添茶見水不見少,便輕輕勸道:“嬤嬤安心,仔細石凳涼了肚子,咱回屋等著吧。”

李媽回神,見天色昏暗,道:“掌燈了啊!”

“嗯,程姑娘燒退了,停會再喂一次藥,晚上燒不起來,過幾天就好了。”翠禾攙著李媽起身,一邊安慰她,道,“您彆多想,我娘疼了兩天兩夜才得我幼弟,一出來就八斤重,最後也都好好的。”

“我記得你是很小進了王府的。”

“嗯,我娘生了四個姑娘,才得了個兒,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家裡好的都緊著他,隻是人多嘴多,便養不起了,我娘想送進宮給的銀錢多些,跟著貴人吃喝也好的。”

翠禾扶著李媽回屋用飯,用陳述一般的語氣,緩緩道:“隻是大姐快到許人的年紀,能得些彩禮,二姐大我兩歲,能乾活也能替她看著幼弟,四妹不到年紀,這不就輪到了我。”

“你是個好孩子。我跟你差不多,也是很小便入了宮,到年紀時老母早就故去,哥哥家的嫂子想我去大戶人家當妾,我沒應,說是貴妃看重,留我在身邊當差,便把發放的銀子給了他們,算是斷了關係。”

翠禾不由吃驚。

李媽拍了下翠禾的手,看著她正色道:“你也不用覺得是自己的錯,以為是自己多吃了家裡幾碗飯,便心裡愧疚,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把錢留給家裡。上次你四妹來,我無意碰見了。”

翠禾聽了,頓時眼裡發酸,淚無聲而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