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充滿了希望(2 / 2)

楚槐接過那張方子,仔細閱讀。

周圍的醫生們,也都湊了過來。

“麻黃45克?”王耀聽後一愣。

“臥|槽?你是不是用了《傷寒論》中記載的那種藥?”

曹安點了點頭:“不錯,方子裡的方子,若是沒有足夠的用量,隻會徒有其表,無法發揮出它真正的功效。”

根據後人的研究,張仲景生活的漢朝時期,一斤重約為15.6克。

漢朝的一兩銀子,大概是現在的3.4兩左右。

在《傷寒論》中,麻黃六克(去皮),桂枝二克(去皮),甘草二克(炙),杏仁四十顆(去皮),薑三兩(切),紅棗十個(切),雞蛋大小的石膏(末)。

按照這樣的用量,六兩麻黃就相當於九點六兩。

在現代,絕對不會有人用這種藥。

古籍中有說,一杯水能治好人,但這是根據用量來定的。

若服下90餘兩的麻黃,則患者體內的一切寒毒可在極短的時間內清除乾淨。

而麻黃的主要作用是解表清熱。

如果用了那麼多的麻黃,病人很有可能會因為過度勞累而死亡。

就連曹安,也隻是用了一半的藥方。

出汗以後,就需要大劑量的人參來補充體力了。

一名大夫看了一眼曹安道:“那個患者渾身都是汗,而且還在不停地往外冒,你是用什麼辦法解決的?”

聞言,所有人都來了精神,看著曹安,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這才是重點。

《傷寒論》中有“大青龍湯”的說法,是以出汗為宜。

隻是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出汗較多者,用溫熱的粉末敷在臉上。

就是把燒好的麵粉灑到身體上,把汗腺給堵住了。

很明顯,現在的人類是不會接受這種方法的。

太可笑了。

所以,大青龍湯,一天隻能服用一次,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旦吃下去,發燒還在,就不要食用了。

必須要換一種方法。

曹安道:“我隻是用參汁解毒。”韋小寶笑了笑,說道:“這是給你喝的。

“參性涼,有滋補氣血之功,止汗之功。”

此言一出,楚槐等一群大夫,都是恍然大悟。

“臥|槽,這是人參!”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用人參治療治療嚴重的肺部感染。”

“沒錯,但不得不說,這個辦法很好。”

“嗬嗬,還是曹神醫厲害。”

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紛紛誇讚曹安。

楚槐感歎一聲,心道,師父舉薦的這位,還真是厲害。

以後要是有了新的副院長,小曹也能當上。

解開了疑惑,大家才唉聲歎氣的回去了。

中午的時候,曹安又去了一趟鴿市。

一是為了購買更好的釣竿。

有了這東西,再配合他的垂釣技術,以後就能天天吃到魚湯了。

除此之外,他也在尋找合適的蜂巢。

而現在,他又得到了一個養蜂人的能力,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或是用來釀製蜂蜜,或是指揮蜂群對敵,光是想一想,就讓人感覺人生充滿了希望。

“叮,您在朝陽鴿市簽到,200公斤羊肉。”

曹安咧嘴一笑,很開心。

200多公斤的羊肉,可以讓自己和秦淮茹兩個人一年都不用愁了。

現在她和秦淮茹都要工作,他比以前清閒多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