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字越少,事越大(1 / 2)

周行長沒想到,才幾天時間,那位長得極漂亮的個體戶就來了。

“取款,順便彙款。”

陸離離一眼就看到,在行長室裡,隔著玻璃望著她,欲言又止的周行長。

她當然要打聽“國庫券”的事,隻不過架子還要拿一拿,賺個心理優勢。

上次小李就因為問得太多,被周行長批評了幾句,這回她的動作很快,生怕慢了再被批評。

“這是取款回執,這是彙款回執。”

陸離離笑著收起來,矜持地數著餘下的13000塊人民幣。

終於,周行長沒忍住,先出來打招呼。

“小同誌,這是要去上貨?”

陸離離在心中露出個狡黠的笑,淳樸地回答,“嗯,上家有新貨,聽說品質不錯,這次也許能多賺些,回來還得到您這來存錢。”

周行長一聽,心更癢癢了。

“小同誌,我上次給你的提議,你考慮得咋樣?”

陸離離眨眨眼,好像忘了般回憶幾秒,有點尷尬地答道,“……啊,您說的我還不太了解,有沒有啥文件能讓我看看?”

周行長:不怪小姑娘猶豫,是他工作沒做到位。

周行長見她很有了解意向,挺高興,把他們請到接待室。

距離去滬城的火車開車時間有四五個小時,她就是算著這個時間差,打算從周行長這裡掌握第一手信息,到滬城也不會完全抓瞎。

普通老百姓和一位銀行行長的差彆,可不光是職位待遇上的,更重要的差彆就是關於金融行業的信息掌握程度。

——這就是陸離離最重視的“信息差”!

她一直都清楚,做生意不僅要靠營銷技巧、審美能力,如何甄彆、鑒定市場上的信息,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自從有了買賣國庫券的打算,她努力回憶前世看過的信息。

除了那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楊百萬”,還想起最早關於“國庫券”的報道,是在相關的黨報上。

但相比於公開發行的報紙,作為銀行行長的周卜莊能主動向她詢問,必然是已經拿到上級下發的文件。

隻要看到這份文件,她去滬城的計劃就更有依據了。

周行長顯然不知道她在想啥,把一張薄薄的、蓋著紅戳的紙遞給她。

“這是上級下發的紅頭文件,你有啥不懂的可以問我。”

陸離離接過來一看,文件上隻有短短一行字:

“茲要求川州郵政儲蓄銀行,落地國庫券公開發行事宜,積極配合扶持國家經濟建設政策。”

落款是:華國人民銀行,1988年4月3日。

如果陸離離隻是個普通的個體戶,她一定會不滿周卜莊的“糊弄”:這薄薄的一張紙,就是上級的紅頭文件?

可陸總是見過大世麵的,深知一句話的道理,“字越少,事越大”。

“國庫券”這種新興的債券形式,首次以公開發售的方式麵向大眾,會引發怎樣的社會變革尚不可知。

此時此刻,可謂一切都是未知數,上級說得模糊,下級隻能嘗試著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