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讓小弟喝口湯(2 / 2)

“既然孟二公子都這樣說了,我們也不客氣了。”

張一偉拿了筷子給孟國徽,算是接納他的親近。

孟國徽心裡鬆口氣,語氣熟絡起來。

“不知二位公子,在京城裡有啥生意巧宗?”

“彆誤會,小弟總是聽彆人說,跟著二位喝湯都能喝飽。”

劉天成見張一偉這個態度,也不好給孟國徽臉色看。

“也沒啥,做點小生意,賺個零花錢。”

孟國徽擺擺手。

“劉公子客氣了,您二位的生意遍天下,哪能算小生

意?”

劉家和張家的路子,基本上就是明麵上的。

說白了也是個辛苦活——走南闖北地倒騰些香煙和酒水。

煙酒這種東西,是機關單位裡招待客人的硬通貨。

可各地酒廠、煙廠的生產力有限,沒法把產品推銷到全國各地。

這就需要大量的“倒爺”來介入。

為啥要這樣折騰呢?

京城部門官員繁多,各級官員不都是本地人。

華國這麼大,人們的習慣和愛好也不同。

要是你找人家辦事,拿不出合心意的煙酒,那還咋開口呢?

而把地方生產的煙酒拉到京城,可不是誰都吃得了這個苦。

1988年,華國市場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越來越多的個體戶加入到促進基層經濟的行列中。

像劉家和張家這樣,讓家族裡小輩跟著走走門路的,京城裡可不在少數。

給孩子安排好清閒的工作,又拿著這種賺錢的人脈。

劉委員和張主任級彆不高咋了?

照樣是京城裡沒人敢小覷的大人物!

隻不過這種事都藏在底下說,畢竟是在職的官員,誰也不敢太過分。

特彆是交待這些沒輕沒重的小子。

誰要是敢到處宣傳這個,那就是跟自家榮華

富貴過不去。

所以,他們這些人從不主動參與到路子裡。

但是,不管到哪兒去買煙酒,都要有相應的批文。

普通人買煙買酒,再多也就是幾條、一箱的。

隻有單位機關大宗采購,人家煙廠酒廠才會給你批發價。

他們的主要作用,就是倒騰這些批文。

從小就在首都的世家子弟,跟誰都算是熟人。

就算不認識,也能通過中間人找到相應的部門人員。

次往來,怎麼走手續、要啥形式的批文,那就是手到擒來。

做得到這一點,還怕那些個體戶不上趕著送禮嗎?

回扣該拿是要拿的,但每個人的手腳都要乾乾淨淨。

萬一哪天政策變了,個體戶又成了投機倒把分子。

他們能直接一推二六五,完全啥都不知道。

孟國徽早就知道,京城有本事的人多。

這種一本萬利的事,他當然是眼紅的。

“隻要劉公子和張公子,肯讓小弟喝上口湯。”

他認認真真,壓低聲音說。

“五個點的回扣,我可以加一倍。”

張一偉先心動了。

平時跟彆人是五五分賬,那邊再給他返五個點。

這孟國徽倒是知恩圖報,直接加了五個點的利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