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鳳之前沒有過這個打算。
雖然她不是川州人,但生意做到省會。
幾個月來,她也生了些紮根的心思。
可女兒前進的步伐邁得太大,轉眼間連京城也來得了。
看著啥都比川州先進的首都,她的心思也活泛起來。
不敢想以後定居在京城,但逢年過節的,來和女兒團聚,也不是不行。
如果隻等著離離過年放假,那一年能見麵的日子屈指可數。
當媽的舍不得離開女兒,又不能緊著讓她回家,隻能自己多來京城了。
可問題在於,來京城需要有個固定居所。
總不能每次來都住飯店吧?
建國飯店是好,好得不得了。
但過日子的人,哪有沒事就把大團結往飯店扔的。
這家高檔飯店,一晚上多少錢,她都沒敢打聽。
還是羅英偷著問了客房服務人員,告訴她套房要300塊。
嚇得她堅決不再多住,立即請服務員,幫忙訂了回川州的火車票。
給服務員的跑腿費才20塊,一家人卻能省了600塊。
羅鳳的想法藏在心裡,誰也沒敢說。
一個農村婦女,借著女兒的光,當起了城裡人。
甚至還成為省會顧客口中的“老板”。
但她始終
是有份自卑的,不敢奢求太多。
陸離離喝完溫水,笑著說。
“媽,您放心吧,到時候我來安排好。”
不就是來京城過年嘛,又不是啥大事。
住得起建國飯店的人家,沒道理租不起京城的一處房子。
她對京城房地產行業還沒開始研究,但始終是惦記著的。
抓住華國經濟起飛的時代紅利,積累原始財富。
也讓她體會一下,啥叫“風口上豬都會飛”的感覺。
這件事本想等摸摸首都經濟環境再說的。
可既然韓阿姨提了這件事,為了她媽,可以提早進行安排了。
“我們家這姑娘啥都好,就是想法太多,我們有時候也跟不上。”
羅英埋怨著,用一杯冰淇淋堵住外甥女的嘴。
“親家姐姐,做生意的事哪兒說得準。”
“要是運氣好能來京城,那當然好了。”
陸離離知道,這不是她二姨推脫。
來趟京城要多少成本,她雖然沒說,但長輩們會自己算啊。
八十年代的人們,就算是先富起來的,也不見得都要大手大腳。
她家的幾位長輩,不是窮人乍富的性格。
賺錢有多辛苦,隻看她二姨夫消失的幾十斤肉,就知道了。
韓佩菊本想說
,讓他們過年住謝公館。
家裡十幾個房間,咋還能住不下親家一家人了啊。
親親熱熱的兩家人一起過年,再把大哥、二姐和老兩口接來。
省得京城裡那些嚼舌根子的人,總議論謝家人關係不好。
這是她的美好願望,卻沒想到彆人會糾結。
說到底,就是成長環境不同,認知有差異。
包廂門被敲響,服務員推門進來。
身後兩名服務員,合力端著一個大托盤。
“澳洲龍蝦王,清蒸開鍋。”
大托盤上是一個碩大的蒸鍋,三斤的龍蝦就在裡麵。
端到客人麵前,讓客人親眼見證開鍋的瞬間。
這是建國飯店服務貴賓的保留項目。
蒸騰而出的白色水汽,混雜著獨特罕見的蝦肉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