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好明天由周芸晚做好午飯送過來,周芸晚就和沈宴禮回家了。
路上她就想好了明天要做的菜,一個紅燒排骨,一個山藥肉丸湯,再炒個時蔬就夠了,葷素搭配,也不容易翻車。
第二天一早,周芸晚沒驚動沈宴禮,騎著自行車就跑到供銷社購買新鮮的排骨和蔬菜。
周芸晚到的時候,攤位前已經排好了隊伍,她趕忙鎖好自行車,乖乖站到了隊伍後麵,伸長脖子看看案板上還有什麼肉。
相比於後世人人愛吃瘦肉,這時的人們大部分都愛的還是肥肉,不僅可以用來煉油,還能做成油渣,香噴噴的,還能補充油水,再劃算不過。
而豬蹄、排骨什麼的都不受歡迎,價格也比較便宜,畢竟隻有外麵一層皮,裡麵都是骨頭,自然受到冷落,殊不知這樣的反而是美味。
排在前麵的大部分都是奔著肥肉去的,壓根沒人跟她搶,周芸晚等了一會兒,很快就買到了自己想要的排骨和瘦肉。
早上的肉攤前多是些大爺大娘,難得出現了一位麵容姣好的年輕女孩子,大家的視線都不禁投落在她的身上,但是一看她買的肉,紛紛搖了搖頭,心裡直道這年輕的女娃娃就是不會過日子。
周芸晚早就習慣了周圍人若有若無的視線,所以全然沒當回事,提著肉直奔旁邊賣蔬菜的櫃台而去,挑了一個看上去比較水靈新鮮的大白菜,就讓售貨員裝袋了。
她這次出來,還要找一間裁縫鋪做兩套春裝和一套冬裝。
沿著記憶中郭玉霖指的路線,她很快就看見了一間裁縫鋪。
隔老遠就能看見那棟古色古香的建築,外表很有早期民國的味道,頭頂掛著一塊大大的招牌,黑底金字寫著“玉華裁縫鋪”,據說師傅手藝很好,家屬院裡大部分人的衣裳都是拿到這兒來做的。
“是來做衣服的?”櫃台前的一位戴著眼鏡的師傅放下手裡的活,抬起頭來看了眼抱著布料走進門的周芸晚。
“你好,我找張裁縫。”
師傅見她是張生麵孔,故而多嘴問了句:“以前來咱們這做過衣服嗎?”
周芸晚如實道:“沒做過,郭主任推薦我來的。”
師傅在腦海裡搜尋了一遍大院裡的領導,試探性問了句:“沈首長的愛人?”
周芸晚莞爾笑笑,點了點頭。
師傅心裡有了數,給她指了個房間:“裡頭右轉第二間,直接進去就行了。”
周芸晚來得早,裁縫鋪裡還沒有客人,不過她並沒有直接推門進去,而是禮貌地輕輕敲了敲門。
“進來吧。”
周芸晚這才推門進去,就看到一個工作台後麵做了位三十多歲的女裁縫,她正在低頭認真擺弄手裡的縫紉機,直到完成這部分的縫線工作,才抬了下頭:“坐吧,想做個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