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晚凝神看過去,認出那人就是昨天在告示欄那裡貼傳單的大姐。
“她是街道婦女主任趙青霞,咱們都叫她趙主任,人很好說話的。”趙婉婉想起她初來乍到,估計還不認識人,就好心介紹了一句。
周芸晚狐疑地盯了她幾秒,她一開始就知道趙婉婉對她有種似有若無的敵意,所以一直都有刻意與之保持距離,但是對方這突如其來的示好,卻讓她有些弄不懂了。
趙婉婉被她盯得心虛:“怎麼了?”
周芸晚收回視線,不鹹不淡地回了句:“多謝告知。”
她不知道趙婉婉這麼做是突然想和她緩和關係,還是有什麼彆的所圖,她都並不是很想和對方走得太近。
如果她沒有猜錯的話,趙婉婉跟梁淑琴就算不是朋友,也應該認識了好幾年,至少要比和她這個剛認識幾天的人關係要好。
可是當梁淑琴和她發生矛盾的時候,趙婉婉不僅沒有幫梁淑琴說話,甚至還露出嫌棄的表情,這就有點讓人耐人尋味了。
她的第六感告訴她,趙婉婉不是個可以深交的人,所以還是儘量保持距離的好。
“感謝諸位同誌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捧場。”趙青霞聲音響亮,清楚地落入每個人的耳朵裡:“由於第一天報名的人數就比預期中要多得多,為了不影響晚會的順利進行,我們決定臨時更改一下規則。”
“趙主任,改什麼規則啊?”
“不會是要更改獎品吧?那可不行,我可是奔著自行車去的。”
趙青霞聽著下方此起彼伏的議論聲,腦瓜子被吵得嗡嗡的,但是心裡麵卻是美滋滋,參與的人越多,越能證明她有組織能力,升職加薪才指日可待。
每年家屬院的除夕聯歡晚會都深受上頭重視,領導們也會親臨現場觀看節目,所以節目的質量都受到嚴格把關,報名的軍人家屬們也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好好表現,爭取給領導們留個好印象。
但是最近幾年的晚會都沒什麼新意,演來演去就那麼幾個固定的節目,而且除了院裡麵那幾個熱衷表現的老油條,壓根就沒有年輕人願意參與。
沒有年輕人,那就意味著沒有青春活力,總覺得差點兒意思。
而最吸引年輕人的是什麼?那肯定是文工團裡好看的姑娘小夥子啊。
所以去年她專門去跟文工團的團長求了情,讓她幫忙排了兩個節目,一個男生合唱,一個女生舞蹈,隔三岔五就讓姑娘小夥子們來大院裡的大舞台排練一次。
效果自然很是顯著,家屬院裡的年輕人陸陸續續加入了進來。
除此之外,為了給大家夥的乾勁衝勁再加把火,她還特意申請增設了三個極具含金量的獎品。
終於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去年的晚會取得了圓滿成功,所以今年才能吸引這麼多軍人家屬的參與,而且上頭還破例增加了晚會的預算,獎品越發值錢了。
報名的人多了是件好事,但太多了就有些惱火了,她一個上午收到的節目單就足足有五十多個!要知道去年總共才三十個節目!
調查之後才發現,竟然是有人全然不顧節目的質量,耍小聰明一口氣報了好幾個節目,不管是個人的,團體的,還是唱歌的,跳舞的,搞樂器的……總之,凡是能想到的節目,全都來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