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搬到文化館宿舍(1 / 2)

童斯和是在受機床廠的委派,外出學習的路上出現的意外,不管有沒有童斯民的謀劃與參與,他的情況都屬於因公犧牲的範疇。

他出事後,廠裡按照他六個月的工資給他發了喪葬費。

還將他生前的工資分成三份,百分之四十給秦含意,直到她再嫁後停止,才停止發放,如果她一生不改嫁,這錢就要給秦含意發一輩子;百分之三十給童佳,直到她年滿十八周歲;另外百分之三十給童老太太,直到她去世。

除了童老太太的那部分由廠裡按月通過郵電局回款給她外,童佳的那份是直接跟秦含意的一起,在每個月十號前交給秦含意的。

童斯和是廠裡頂級的技術員,原來的工資加獎金,一個月可以領兩三百塊錢,現在隻有工資也有一百二十三塊錢。

秦含意是文化館的乾事,雖然是乾部編製,也是大學生,但畢竟是坐辦公室的,工資比童斯和低不少,一個月五十六塊。

再加上屬於她和童佳的撫恤金,每個月能有一百四十二元一角的收入。

這還不算其他的錢和票,家裡都被偷空了,那具體的數字和金額,大家都不敢細想。

也是李書記火冒三丈的真實原因。

家具什麼的,不見了就不見了,反正後勤部還有很多。

可錢和票不見了……

還是巨款,要是處理不好,秦含意母女不依不饒的話,廠裡還不知道要有多少職工要進去,那是會影響廠裡的生產進度的。

是的,李書記默認了拿錢的是那個院子裡所有的八戶人家。

畢竟童家不見的家具、衣服和生活用品,幾乎是平均的在另外八戶人家中出現了。

那錢和票估計也差不多……

李書記很為難,讓他們交出來,就代表著這八家都是賊。

被上麵的領導知道了,隻能是他管理不力,他也得承受連帶責任。

而且,不管報不報公安,對於機床廠來說,都不是好事情。

可如果不讓他們交出來,又對秦含意和童佳不公平。

發完了脾氣的李書記,快速的分析完利弊後,就讓陳科長留在院子裡,不允許院子裡的人出去,他則用最快的速度回到了廠裡。

阻止了正準備進入會議室去給職工代表們開會的王主任,拉著他進入自己的辦公室,把現在的困難告訴給了王主任,兩個人連飯都顧不上吃,頭大的在辦公室裡商量了一下午。

商量來商量去,都覺得這事兒能不能平息下來,最終還是要看秦含意的態度。

於是,兩個人帶上廠裡的楊會計,一起去了機床廠的招待所。

聽到有人敲門的時候,秦含意就讓童佳繼續躺在床上睡覺。

童佳無奈,但也沒有辦法,隻好在床上躺好,秦含意才去開門,將門外的領導迎進門。

李書記一進門,就先道歉:“秦同誌,真是對不起。

都是因為我們平時對職工和家屬的教育不到位,這才……”

秦含意苦笑了一下,擺手,說道:“李書記,這……怎麼說呢?

今天下午我坐在招待所裡,已經仔仔細細的想過了。

家具本來就是咱們廠裡後勤部的,也就是因為斯和的緣故,我用了許多年,有感情了。

其實我本來就要搬走了,那些家具本來就不是我的,也是要由後勤部分發給其他同誌的。

隻是,衣櫃裡還有我們一家三口的一些衣物,尤其是斯和的,他人不在了,我就想留他幾件衣服當念想。

至於錢和票……我離開了好幾天,誰也不能確定就一定是院兒裡的鄰居拿的。

所以,錢的事情,就算了,我自認倒黴。

但是,能不能麻煩李書記您,幫我要幾件斯和的衣服回來,隻要斯和的就行,我們娘倆的,等以後我攢攢布票和棉花票,還能再做。”

全程語氣柔和,語調平穩,但聽在耳裡,就是感覺讓人傷心。

本來就是來跟秦含意談這件事情,想讓她放棄追究的李書記和王主任,甚至是在路上才了解了全過程的楊會計,都在聽完了她的話後,都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口了。

人家已經放棄了,他們的目的達到了。

可站起來直接走人,又顯得太不近人情。

主動說給錢吧?現在廠子裡確實還有困難,根據楊會計統計了童斯和這幾年的工資和獎金後,總金額都要上萬了,有這些錢,可以給廠子裡多少普通職工發工資了。

主動替由廠裡來出賠償,他也說不出口,但就這樣讓人家孤兒寡母吃虧,他也辦不到。

幾經思索,李書記說:“秦同誌,不管怎麼說,這件事情,都是我們機床廠的安保措施沒有做到位才造成的,具體有多少損失,你說個數。

現在廠裡有些困難,就算一時之間不能全都給你補上,廠裡給你寫欠條,五年之內,隻要我還在這個位置,就一定不會賴賬!”

秦含意搖頭,說:“李書記,我們家斯和在世的時候總是跟我說您和廠裡的其他領導對他特彆照顧。

要是沒有你們的栽培和重視,他也不會在廠裡有那麼好的發展。

您打了欠條,那您就要擔責任。

世事無常,如同白雲蒼狗,您是好心,但萬一被彆人知道了,再把事情給鬨大了,對您,對廠裡其他的領導都不好。

要是他還在,肯定也會同意我的意見,我們真的不追究了。

我自己也有工資,還有廠裡給我和佳佳發的撫恤金,足夠我們生活的了。

也就是這一個月緊張一點兒,但現在誰家的日子不緊張呢?熬一熬也就過去了。”

這話說的,直接把楊會計的眼淚給說下來了。

秦含意已經再三表態了,李書記再說賠償,就有些不識好人心了,但直接走,也太勢利了。

於是,幾個人的話題就從賠償轉移到了童佳身上。

秦含意說:“大夫說佳佳的身體需要一個恢複的時間,等吃完了帶回來的藥,應該就能恢複得差不多了。

主要還是要靠平時的養,照料得精細,還說……哎……說她需要經常呼吸新鮮空氣,可又不能太累。

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適應我再文化館的那間宿舍。

屋子裡麵空間不小,住我們母女倆肯定是綽綽有餘了,就是窗戶小了些,還在靠近屋頂的地方,我想著找幾個工人,幫忙給隔一間閣樓,讓佳佳睡在上麵,這樣她能有自己的房間,還能經常打開窗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希望對她的身體能有幫助吧。”

李書記問:“秦同誌,現在咱們文化館的館長還是劉館長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