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路上(7)(1 / 2)

陶均樂回到供銷社後麵的倉庫門口後,立刻打開了網兜裡的餅乾,撕開包裝,就把餅乾往嘴裡塞。

才塞進去,陸師傅就出現在了眼前。

陸師傅拍了他的肩膀一下,說:“老許說你人實在,沒心眼兒,你還真是挺實在的。

看著人多,就躲這裡來嚼餅乾了?

走,我帶你去個地方。”

陶均樂一手提著隻剩了一瓶糖水荔枝罐頭的網兜,一手抓著餅乾,就跟著陸師傅走了。

五分鐘後,他們就來到了一處民房。

陸師傅熟門熟路的推開門,對著屋裡就喊道:“快餓死了,有熱湯熱飯嗎?”

“有,早就坐好了,來,先喝碗湯……哎,這小夥子是誰呀?”屋裡有個中年女人端著湯從裡麵走了出來,看到陶均樂後,停住了原本要說的話,問道。

陸師傅接過碗,直接給了陶均樂,介紹道:“這是老許帶過來的,說是今年剛考上華僑大學的大學生,他們田主任的關係,孩子小,人也實在,讓我照顧一下。

你叫什麼來著?這是我老婆,你叫她陸嬸就行。”

陶均樂一點兒心裡準備都沒有,猛然手裡被塞了一個特彆燙的碗,想脫手又沒人接,直接扔了也不合適,正被燙得手舞足蹈的時候,聽到了陸師傅的介紹,想儘量平穩一點兒的說點兒什麼,手裡的餅乾就掉了。

還是陸嬸心細,從地上撿起餅乾,又從他手裡接過碗。

看了看他的手,說道:“哎呦,這都燙紅了。你說說你也是,人家孩子的手多嫩呀!剛出鍋的湯,你就往人家孩子手裡塞。

走,跟嬸子進屋,嬸子給你擦點兒藥去。”

“不用,不用擦藥,嬸子,我把手放涼水裡降降溫就好了。

嬸子,你好。我叫陶均樂,今年十六歲,是剛考上華僑大學的學生,給您和陸師傅添麻煩了。”陶均樂趕緊跟陸嬸做了一個正式的自我介紹。

“哎呦,你才十六就考上大學了?我們家那小子都十七了,才剛讀高中呢,這孩子不但人長得好,這腦子也好。”陸嬸聽完陶均樂的介紹,對他更加喜歡了,直接拉著人就往屋裡走,直接沒有再管陸師傅。

來到屋裡,隻見飯桌上擺著三碗湯、四碗飯和兩碟菜。

湯跟端出去的那碗是一樣的,純純的骨頭湯,飄著一點兒油花,可能因為熬得時間長,湯的顏色泛著白色。

菜是一葷一素,葷菜是午餐肉罐頭切片,素菜是清炒的陶均樂看不出名字的野菜。

飯,雖然不是純白的大米飯,裡麵摻了其他的糧食。

可放在這個時代,能吃得上這兩菜一湯和兩摻三摻的米飯,也已經是日子過得十分好的富裕人家了。

陸師傅進屋後,直接坐在了主位上,說:“鍋裡還有飯嗎?給小陶盛一碗。”

陸嬸直接把自己麵前的那碗端給了陶均樂,說:“你們時間緊,先吃著。我再去盛一碗就行。

快吃吧,快吃!”

陶均樂沒動,他怕鍋裡沒飯了,陸嬸是把自己的飯給他的。

一直等到陸嬸端了兩個碗來,一碗跟大家一樣的兩摻米飯和一碗白水。

陸嬸把白水往陶均樂麵前一推,說:“小陶,你把手放裡麵泡泡,不疼了,咱就吃飯了。”

陶均樂點頭,道謝,然後依言照做。

陸嬸又再度起身,進了裡屋,沒多久,從屋子裡牽出來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這是陸師傅和陸嬸的小兒子,剛介紹完這個孩子,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又從外麵風風火火的跑了進來。

一進來,就看到了擺在桌子上的餅乾,驚訝的問道:“媽,你給小弟買餅乾了,我能吃嗎?”

陸師傅和陸嬸還沒什麼反應,陶均樂立刻點頭,說:“能吃、能吃。”

小姑娘立刻就去拿餅乾袋子,卻被陸師傅從中攔截了。

陸師傅笑著說:“這是人家小陶的,你想吃,讓你媽明天上班的時候,再給你買,現在先吃飯。”

陸嬸也點頭,說道:“就是,就是,你想吃,我明天上班的時候給你買。

你今天怎麼回來這麼晚?又是在學校裡寫完了作業才回來的?”

小姑娘沒吃到餅乾也不惱,直接坐在飯桌前,端起湯來就喝,陶均樂都為她的喉管擔心,但人家卻跟沒事兒人一樣。

喝完了湯,才回答道:“對啊,在學校裡寫作業有不會的題目不但能問同學,還能給家裡省電,大家都在學校裡寫作業。”

陸嬸點頭,給閨女擦了擦頭上的汗,抬頭看到陶均樂還沒動筷子,就又招呼他吃飯。

陶均樂問道:“陸嬸,您剛才說您兒子十六歲,是不是人還不齊了。等人齊了,再一起吃吧。”

陸師傅說:“我大兒子在市裡讀高中,剛放假的時候回來了,現在快開學了,就去他姑姑市裡的姑姑家住了。

你吃就行,咱倆吃完了,還得趕緊走呢。”

陶均樂點頭,也沒有了顧忌,開始埋頭吃了起來。

走的時候,他隻帶走了自己的網兜,把隻吃了三塊的一包餅乾和一直心心念念想留著當水杯用的糖水荔枝罐頭留在了陸師傅的家裡。

萍水相逢,又受了人家的恩惠,還吃了人家家的飯,不留下點兒禮物,怎麼都說不過去。

陸嬸雖然說不要了,可他跑得快。

還邊跑邊說:“陸嬸,你要是讓陸師傅拿著,我下車的時候,也會留在車上的。

再不收就是嫌少,我現在去就供銷社再多買點兒去。”

說著,還真的跑去了供銷社。

因為有孩子在家裡,陸嬸自己沒出門,讓陸師傅趕著追過去阻攔。

可陸師傅沒去攔,陪著陶均樂在供銷社又買了一瓶糖水山楂罐頭和一包餅乾後,就直接將人帶上了車。

他們倆是最先回來的,陶均樂非常自覺的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四處看了看,發現到處都是在排隊的人。

他問道:“陸師傅,我還是第一次見這麼迷你……就是小的供銷社呢。”

陸師傅說:“這裡人少,以前就是個村,因為上麵的規劃,一下子成了鎮了。

但人口就這麼多了,想發展,又趕上年景不好,隻能暫時先這樣了。”

“沒看到售票員阿姨,她家也住在這個鎮子上嗎?”陶均樂又問道。

陸師傅說:“售票員是我姐姐,我們倆當初都是占了我父親的光,一個接班,一個照顧。她家也在鎮上,她婆婆是以前站裡的會計,算得精明,不光算錢,算時間也一樣。

那是一分鐘的便宜都不會讓公家占的。

你看著吧,就算一個小時的時間不到,全車的人都到齊了,她也絕對是卡著點兒來的那一個。”

剛才那一路上,就沒怎麼見兩人交流,陶均樂還以為是車上人多,現在從這話裡,聽著姐弟倆的關係好像並不是很好。

正好有其他乘客回來了,陶均樂也沒再多問,又下車去活動了活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