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一把推開了易中海:“易中海,我都說了我不想摻和他們領導之間的破事兒,你沒聽明白嗎?
還是你是傻子?聽不懂人話?
還你有麵子,你有個屁的麵子,有本事你去楊廠長那裡要個車間副主任的位子坐坐?
易中海,你以為你是誰?
你能管得了我的事兒?
我告訴你,我傻柱吃軟不吃硬,誰給我來硬的,那就走著瞧好了。
我傻柱爛命一條,我就不信誰能把我給弄死?”
傻柱說完就回去了,隻留下易中海一個人臉色陰沉的盯著傻柱的背影,眼神中流露出痛恨。
周圍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圍了一些鄰居,愛看熱鬨是人的劣根性,誰都不能免俗。
他們看到易中海小聲跟傻柱說話的時候就已經悄悄地靠了上來,支著耳朵偷聽兩人的談話。
當聽到傻柱發飆之後,又趕緊的轉過身去,裝作在忙著什麼事情。
易中海看到有人在看笑話,大吼一聲:
“都圍在這裡乾什麼?都吃飽了沒事乾是不是?”
說完易中海就氣衝衝的走進了他家裡,砰的一聲摔上了門。
傻柱回到家裡,仔細的分析著怎麼才能避開楊廠長與李懷德的交鋒。
想了半天也沒想到什麼好辦法,一直到雨水喊著餓了想要吃飯,傻柱這才回過神來。
傻柱心不在焉的做了兩碗雞蛋麵,兩人匆匆吃完,傻柱安排雨水把鍋和碗給洗了,他自己則是又重新翻起了那本破損的孫子兵法。
那本孫子兵法被雨水破壞了一部分,傻柱也沒有重新買。
隻是找了紙和筆,把被雨水揉成一團的部分抄寫下來,跟原來的部分縫在一起,勉強能看。
傻柱看了半天孫子兵法也沒找到好辦法,書上的道理讀起來不難,可是實際運用卻很困難。
傻柱感覺自己可能是太笨了,要不彆人怎麼能夠憑借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兵法打江山,關二爺甚至能夠憑借半部春秋打遍天下,鮮有敵手。
傻柱無奈,隻好放下孫子兵法又翻起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上麵的東西都有案例,傻柱想要直接套用現成的案例來解決當下的問題。
三國演義傻柱早就看完了兩三遍了,內容他都熟悉,翻書也隻是為了更好的想起書本裡的東西,更加便於思考。
傻柱看了半天,終於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劉備為什麼能夠在各種勢力之間反複橫跳,還能夠不遭人嫉恨,還很受歡迎,更牛逼的是還能夠不被所投靠的勢力壞了名聲。
傻柱認為劉備最主要的優勢就是提前占據了大義,自身還有點小實力,此外他從未真正幫助所投靠勢力乾過任何實質上與人結仇的事情。
縱觀三國,劉備不論是與曹操結仇,與呂布結仇或者是與孫權結仇,歸根結底還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
劉備從來沒有將自己放在彆人打手的位置上,而是從始至終都是保持自身政治傾向上的獨立,其他的所謂投靠與背叛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傻柱決定學習一下劉備,他也要牢牢地占據著大義,這樣他就有了保護自己不被收拾的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