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票證時代來臨了(2 / 2)

就拿賈家來說吧,賈家隻有賈東旭是四九城戶口,賈張氏,秦淮如都是農村戶口。

這年頭孩子的戶口都是跟著母親走的,棒梗也是農村戶口。

前幾年還好,農村戶口可以在村裡分地,每年多少能夠從鄉下親戚那裡收點口糧。

但是現在農村都實行公社生產隊製度了,土地是國家的,集體勞動掙工分,用公分來換取口糧和錢。

像賈張氏和秦淮如這樣的脫離勞動的人,沒有公分也就沒有口糧了。

這樣一算,賈家就隻有賈東旭一個人的配額,要養活一家四口人,根本就沒辦法生活下去。

就算是加上易中海的配額,也隻是勉強餓不死而已。

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賈張氏主動回到農村,通過勞動換取口糧。

秦淮如也去街道辦接點手工活,賈東旭和易中海的配額中的細糧部分再跟彆人換成粗糧。

然後再花錢從彆人那裡倒騰點配額,這樣的話才能讓大家都吃飽。

閆阜貴家裡就比賈家強的多了。

閆阜貴雖然現在工資隻有二十七快五,但是他家都是四九城戶口呀。

他們一家建國前就住在四九城,成分也是小市民,但是好就好在當初都登記上了四九城戶口。

他們一家六口人現在都有供應糧配額,不用擔心餓肚子,甚至還能從牙縫裡擠出一點供應額來換點錢花。

按照閆阜貴的尿性,把細糧全部換成粗糧是肯定的,甚至是粗糧都要換成最不值錢的白薯。

然後再每頓飯算計好量,分配食物的時候仔細點,每個月光是倒騰糧票都能多掙幾塊錢。

院子裡還有幾家是跟賈家類似的,但是人家家裡沒有好吃懶做的。

六七十歲的老頭老太太都要每天糊點火柴盒來掙點口糧錢。

票證時代來臨,那鴿子市肯定也會應運而生。

到時候大不了從鴿子市買點高價糧,一家人也能勉強混個肚飽。

像劉海中家裡和許大茂家裡就比較寬裕了。

都是全家的四九城戶口,收入也高,除了肉食不好弄之外,其他的肯定要比彆的家好過不少。

這個政策一出來,整個四合院可謂是怨聲載道,大家都想不明白為啥要限製供應呢?

也確實是苦了傻柱他們這幾代人,可以說國家的工業發展起來完全是他們餓著肚子從牙縫裡擠出來點東西,然後出口換取外彙掙來的。

傻柱想到以後會有一大幫子年輕人跳出來埋怨他們這幾代人退休工資高。

殊不知他們付出了多麼慘痛的代價,一個個的都是早早的把身體餓出了虧空,一上年紀渾身都是病痛。

這些退休工資可以說是國家給他們的補償。

就是不知道啥時間農民兄弟也能得到這些補償。

這年頭城裡人雖然餓肚子但是還能勉強生活下去,農民兄弟卻是承受了巨大的代價,不知道多少人辛勤勞作卻仍然餓死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