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同誌也一樣,曬得黝黑,有一個手上甚至還有幾道老繭乾裂的口子。
他們確實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議,有的甚至跟農業部的技術員說得有異曲同工之妙。
隻有一個男的傻柱不是太滿意。
那人一上來就放衛星,大包大攬說他什麼都會,保證畝產萬斤之類的。
傻柱聽得直皺眉,但是也沒有去反駁他。
去年的大躍進讓不少人沾染了不少毛病,傻柱不想讓他們把這些毛病帶到廠裡來,尤其是自己負責的農田項目上。
傻柱雖然不喜歡這樣,但是他也不能明目張膽的反對。
傻柱上輩子去大領導家裡做飯跟大領導聊過這段時期的一些政策。
當時傻柱也是抱怨政策不合理,這才導致餓死了不少人。
大領導當時狠狠的批評了他,教育他眼光要放長遠,不能隻從表麵看問題。
大領導跟他講起了大躍進的初衷和無奈,傻柱這才明白過來。
當時因為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事件,老大哥跟我們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玉米小夫多次威脅要撤回專家,終止對我們技術援助。
當時我們跟老大哥簽訂的三百多個項目隻建成不到一百個,還有兩百多個項目正在建設中。
這兩百多個項目已經投入進去巨大的人力物力,這些投入消耗了海量的貸款和全國老百姓省吃儉用擠出來的血汗。
一旦被迫停止,前期建設將全部打水漂,國家將會承受難以估量的損失。
可是這種附帶條件的技術援助遲早要終止。
所以才想要趁著老大哥的專家組還在,趕緊把這些項目完成。
就是想要用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戰天鬥地的精神力量轉化為生產力量來支援工業化,以一代人忍受巨大苦難換把一個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這個時候誰也不能提出打壓積極性的意見。
傻柱自然不能明目張膽的去批評這個青年,於是就問他:“你會開拖拉機嗎?
廠裡專門買了台拖拉機,正好缺一個駕駛員,你什麼都會那就去開拖拉機吧。”
那個人臉一白,忐忑不安地說道:“我不會開,但是我可以學,我學東西很快的。”
傻柱搖了搖頭:“沒人教的,拖拉機廠的技術員上星期就走了。”
其實廠裡有的是人能開拖拉機,運輸隊一大幫司機個個都能開。
最後傻柱留下了六個,那個放衛星的青年和另一個一直跟傻柱打聽廠裡誰官大,誰最有權力的青年被淘汰了。
公社書記說回去會再挑人過來,傻柱提醒了一句要找腳踏實地勤懇能乾的。
公社書記帶著兩個垂頭喪氣的年輕人回去了,另外六個被錄用的則是被一個乾事帶著去辦理入職,調轉戶籍,辦理糧本,分配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