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死去活來?(1 / 2)

在老爺子那猶如神秘咒語般的祝由術引導下,楊歌曜的意識逐漸模糊,再次向著無儘的記憶深處飄蕩而去,仿佛置身於一條悠長、悠長,看不見儘頭的,嗚咽小河之中。

眼前逐漸清晰起來的,哦,原來是蒙山牧場。藤黃色的房屋,如詩如畫,錯落有致地散布在綠意盎然、青草如茵的山坡上。

其中一片看似普通的院落,卻戒備森嚴,正是屬於施荒公子的院落。

院落偏廳內,火塘上懸吊的陶壺,正逸出縷縷茶香。三名少年圍坐在火塘周圍,氣氛凝重而又不失默契。

施宇端坐首位,一身白色麻衣,頭係白色孝帕,眉宇間透露出難以言喻的悲愴。

沫僖則坐在他的右側,同樣身著白色麻衣,頭戴尖頂孝帽,帽尾披散到身後,雙眼血紅,眼臉微腫,淚眼婆娑,顯得楚楚可憐。

子闕坐在左側,雖然與施宇穿著相同的孝服,但他的神情卻顯得堅毅而冷靜。他深知,此刻的悲傷無法改變事實,唯有堅定信念,才能為沫禧報仇雪恨。

這兩日,沫禧,時不時就回憶起,過往的某個動情片段,然後就潸然淚下,嚶嚶哭泣。

施宇是從來不會安慰沫僖的,安慰沫僖的重任,就全落在了子闕身上。

其實,子闕也不斷回憶起曾經的過往。

在子闕的記憶中,自己這未來的嶽父,一直是威嚴的首領形象,但一直非常關注子闕的成長,甚至經常有偏袒子闕的做法,不過,這嶽父總是做得大義凜然,不徇私情的樣子。

這時,施荒進得屋內,坐在下首,身穿麻衣,腰係麻繩,一臉嚴肅地向三人講述著剛剛打探到的,外麵的形勢。

“據我今天打探,夏後氏已經得到了稻米萬石,貝幣萬斤,海鹽萬斤,絲綢千匹,壯丁千口,正由黑鱗軍,押解回夏都斟鄩的路上。

“有仍氏也得到稻米千石,貝幣千斤,海鹽千斤,絲綢百匹,壯丁百口,正在由有仍氏的京畿軍,押解回有仍氏部落的路上。

“而夏後氏的雀左軍,還駐紮在呂城西門外三裡處,要等把聖女送去才會離開。

“明天就將舉行你父親的葬禮,仍按諸侯伯爵之禮進行,但全國隻準哀悼一天。

“還有,子龍將軍沒有死,甚至受的傷都不算重,沒有內傷,全部是外傷。”

“另外,施古長老已經暫代國主之位,但他不入駐王宮,在自己府上公務,將王宮留給你們娘幾個,和施宙他們娘仨。

“他還宣布有施國一直是夏後氏的藩屬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一直是。”

施荒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般敲打在眾人的心上。

“狗p!這簡直是狗p!”

施宇憤怒地打斷施荒的話,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我有施國從來就不是夏後氏的藩屬國,而是聽調不聽宣的,自主之國!”

施荒也同仇敵愾地點點頭,表達自己的立場:“嗯!是的,有施國絕不是夏後氏的藩屬!過去不是!現在不是!將來也不能是!”

見施宇鐵青著臉,沒有說話,施荒繼續說道:“大長老還宣布,他隻是暫代有施之主,待聖子成家一年後,正式加冕為新的有施之主。但我懷疑這隻是他的緩兵之計,他想引出殿下和聖女,同時還能安撫主脈的情緒。”

“他還宣布聖女將被夏桀冊封為正宮元妃,他將親自護駕聖女前往夏都斟鄩。

“但現在聖子、聖女下落不明。因此他又宣布懸賞百隻肥羊,獎賞找到聖子或聖女之人。”

施荒公子麵色凝重,聲音裡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憂慮,接著說道:

“另外,他還宣布,從今年起,有施國居然要參加夏都的‘斟鄩鱗選’,讓有天賦的少年有機會在夏後氏禦林軍——黑鱗軍中磨練。

“聽說這是趙梁,在談判時,硬要加上去的一個條件,擺明了是想把咱們的精英吸納過去。”

參加‘斟鄩鱗選’,顯然是件重大事件,隻是對於此刻的施宇、沫僖和子闕而言,都不屬於眼下的要事。所以三人並未作聲。

接著,施荒頓了頓,一臉憂慮地繼續說道:

“現在的形勢很嚴峻,所有邊關都加強了防守,由天策軍士兵親自把守著。

“想出關簡直難如登天,所有女子許進不許出,男子們若非必要也不得出關,就算要出去,也得脫光衣服,接受詳細的檢查。

“而且,部落各地都有五人一組的巡查小隊四處巡邏,祖廟、祭壇這些重要地方更是加派了天策軍,重兵把守。

“更彆提子闕府上和施起將軍府邸了,早已經被一些鬼鬼祟祟的人盯上了。”

施荒的話音剛落,子闕便迫不及待地,發出了靈魂一問:“殿下,你打算怎麼辦?是選擇長期潛蟄伏,暗中聯絡令尊一脈的長老們,伺機而動?還是暫時離開部落,待他日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再回來正本清源?”

“這┈┈”,施宇聞言,眉頭緊鎖,臉上露出猶豫之色,不知應作何選擇。他心中充滿了憤怒、悲愴與激動,對於未來,他從未靜下心來認真想過。

子闕見狀,沉聲道:“沫僖必須離開,而且要隱姓埋名。而我們倆必須跟沫僖在一起,所以也必須一起離開。留在部落內,我們一定會受到各種製約,也不利於我們積蓄力量。”

這兩天,子闕已經對當前的形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有施王有兄弟十三人,姊妹五人,分彆為四妃所生,或許是因為他們父王強大的血脈,也或許是正妃賢德,這兄弟十三人個個都十分成才,要麼修煉天賦極高,要麼擅長冶煉、畜牧、製鹵、燒陶等關鍵技術。

可以說,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其中有施王施羅和大長老施古,是他們兄弟十三人中修煉天賦最強的兩人,兄弟們也暗中分為兩派,分彆以施羅和施古馬首是瞻。

當年為了爭奪王位,弟兄間差點兵戎相見,雖然老首領及時察覺,一錘定音,敕封施羅為聖子,又安排施古繼承他伯父的大祭司之位,才化解了那兵戈之危。

但這些年總是有些暗流湧動,各種針鋒相對,小摩小擦不斷,兩派之間的暗鬥從未停止過。

這一次,施古大長老和施獬長老,又再次罔顧有施王的意誌,出言舍沫僖而欲屈服於夏後氏,實在不得不讓人懷疑他們叵測的居心。

而且有施王明明勝券在握,卻蹊蹺暴亡,這其中的蹊蹺,要說這背後沒有陰謀,都沒人敢相信。

如果真有陰謀,雖然不敢斷定誰是背後主使,但獲利最大的人一定是大長老,誰獲利最大,誰的嫌疑就最大!

另一方麵,自己思來想去,也沒有其他人可以被列為嫌疑對象。所以即便這背後不是大長老親自主使,也多半是大祭司背後那股強大的勢力,在暗中策劃或參與。

所以,未來施宇和自己在有施國的生存風險極大,畢竟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啊!大長老一脈那強大的勢力斷不會存仁義之心,而留下“禍根”。

就連權勢滔天的有施王都中了招,何況他倆還隻是無實權,無勢力,無實力的三無青少年。

當然施宇作為當今聖子,風險要大許多。而子闕一家,畢竟不是王族血脈,止是外來者而已,還不會成為主要目標。隻會被看作羽翼,一對可以拉攏,拉攏不了就需要剪除的羽翼。

正在子闕又一次陷入認真思考之際,就聽見施宇喃喃地說道:“也許,我倆現身而出,暗中保護沫僖,也是一個辦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