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九年義務教育(2 / 2)

現在雖然被貶,最起碼還能保住小命,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另一邊的淳於越也沒能閒著,趙玄將經過修改之後的千字文,拿給了淳於越,讓他負責抄錄並教導小原莊的孩子。

“公子文采斐然,這篇千字文堪稱絕世文章!”

淳於越拿到千字文之後,便是迫不及待的熟讀兩遍。

千字文通篇,對仗工整,朗朗上口,條理清晰,雖然沒有多少深刻的含義,不過用作孩子的識字啟蒙讀物,簡直不要太合適。

“以後,這千字文就作為學堂的教材,務必讓學堂的孩子早日掌握!”

“公子放心!”

淳於越離開後,趙玄開始考慮起了學堂的事情。

在這個時期,上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些儒生開設的學堂,想進去學習,要求十分苛刻。

首先光是昂貴的束脩,就擋住了最底層的貧困百姓。

除此之外,老師收弟子,還有許多要求。

甚至有些比較看重身份的儒生,弟子若是無姓無氏,不收!

姓氏這種東西,放到後世人人都有。

但這個時候,姓和氏,隻有那些貴族才配擁有。

趙玄深知,大秦想要崛起,光是致富還不夠,知識同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因此,趙玄管理小原莊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了現在的學堂。

不過,光是這點規模還不夠,要普及掃盲,就要普及到全國才行。

因此,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應運而生。

同時,趙玄還決定,按照後世的學校,設立各個層次的學校。

小學

,中學,高中,大學!

而趙玄要建立的,就是這個世界上,第一所大學。

“要建立大學,最重要的還是教育資源,這次必須求助父皇了!”

一所頂尖的大學,必須要融合百家之長,最好是能將諸子百家的佼佼者全部請過來當老師。

趙玄可沒那麼大的本事,這件事隻能求助嬴政去做。

回去之後,趙玄很快寫了一份奏折,將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全部告知了嬴政。

“大學?看玄兒的想法,倒是和春秋時期的稷下學宮有點像,不過這分級層次製度,還有這九年義務教育有點意思!”

嬴政摸著下巴,將趙玄的奏折翻來覆去看了兩遍。

“若是九年義務教育真的普及,所需要耗費的資源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玄兒終歸是想當然了!”

很快,嬴政發現了趙玄奏折中的一個缺陷。

九年義務教育普及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很難。

且不說從哪裡找那麼多的老師,光是建立學校,購買書本,甚至老師的工錢,這些加起來,把大秦國庫掏空怕是都不夠吧。

“此事還需再商議一番!”

半個時辰後,嬴政召集了馮去疾,李斯,蒙恬,王賁等一眾大臣準備共同探討九年義務教育是否能普及。

“陛下,若是這份奏折施行下去,我大秦必將人才輩出,知識將不再被貴族壟斷,人人都可識字讀書,十年之後,大秦將人人如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