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大秦:我是始皇私生子?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查找最新章節!
“尋九鼎,鎮國運?”
“玄兒,你確定你能找到周鼎?”
鹹陽宮,嬴政以及一眾大臣,正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的趙玄。
農聖加封儀式迫在眉睫,所有人都處在忙碌當中。
結果,今天一大早,趙玄突然跑了過來,並且提出了要在農聖加封儀式之前,尋到丟失的豫州鼎。
鼎,在所有華夏人的心目中,都屬於意義非凡的東西。
九鼎同樣也象征著王權至高無上,是國家統一昌盛的代表。
因此,華夏曆代王朝,上至夏商,下至唐宋,都有過鑄造九鼎的記錄。
九鼎又稱九州鼎,據傳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之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造而成,分彆象征九州。
後來到了商朝,鼎也成了王室貴族專屬的物品。
並且,對貴族所用的鼎,商朝也有明確嚴格的規定。
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可用五鼎,諸侯可用七鼎,而九鼎,隻有天子才配使用。
在祭祀天地祖先時,更需要行九鼎大禮。
也正是因此,鼎在各王朝的意義也就愈加沉重。
自從東周,周王朝衰落,諸侯強大起來之後,曾數次想要從周王室手中奪走九鼎以令諸侯。
一直到了秦昭襄王即位,周王駕崩,周民遂東亡,秦取九鼎,而遷西周公於憚狐。
後秦莊襄王滅東周,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既不祀。
然而,秦滅東周之後第二年,在將九鼎運回鹹陽的途中,其中豫州鼎不慎落入泗水,不得其蹤。
這麼多年,秦王室先後派出很多人前往泗水打撈豫州鼎,但都不得其法。
而這一點,也成為了不少人認為天命不在秦的證據。
如果趙玄真的能找到豫州鼎,並且在農聖加封儀式之前,將其亮出來,這對大秦來說,絕對是個收攏民心的好機會。
隻是,嬴政很明顯對趙玄沒什麼信心。
畢竟尋找豫州鼎又不比治國打仗,這就是靠人力去找的。
大秦找了這麼多年,都沒找到豫州鼎的蹤跡,除非趙玄有千裡眼,能一眼看到豫州鼎的下落,不然他親自去也沒用。
“敢問父皇,您派人去尋找豫州鼎,是否是去泗水下遊尋找?”
“是啊,水往低處流,豫州鼎落水後,自然會被衝往下遊!”
嬴政理所應當的說道。
“這就難怪您找不到豫州鼎的下落了。”
趙玄輕笑搖頭。
記得小時候在上學的時候,他曾學過一篇文章,名叫河中石首。
當時趙玄看完之後,還是十分好奇,為什麼沉重的石獅子,在落水之後,會被衝到上遊。
後來,他又百度了很多相關資料,查閱了各種理論分析。
不過,網上的答案眾說紛紜,也沒有個確定的答案。
有人說這是純屬杜撰的,也有人拿出了很多高大上的理論分析,試圖求證。
主要原因大抵是因為,由於外部因素的不同,所以才導致會出現各種不一樣的情況。
對於豫州鼎是否是一樣的情況,趙玄其實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