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人家在涇陽研究所辛辛苦苦的為大秦日夜做貢獻,家裡的父母卻因為他們的監管不力,導致差點被貪官汙吏所害。
這件事情要是傳出去,趙玄的麵子基本上也就算是丟光了。
堂堂振國君,連自己手下家人的安全都不能保證,日後誰還敢跟著趙玄做事?
“來人,準備紙筆!”
猶豫許久之後,秦楚還是決定主動坦白。
自己坦白了,總比讓趙玄派人來調查之後發現才好。
陳策身邊那麼多護衛,足以表示趙玄對研究員安全的看重。
秦楚甚至覺得,護衛很可能已經將這件事告訴了趙玄,那自己作為南陽郡守,自然也要表示出自己的態度來才行。
秦楚將這件事情的經過,事無巨細的寫在了書信上,順便連同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一同交給了手下,讓他們速度傳信給趙玄。
另一邊,他還寫了一封求助信給自己的老爹,京畿內史秦騰。
萬一趙玄真的發怒的話,有秦騰在,好歹還能勸幾句不是?
……
秦楚的猜測沒錯,在自己書信發出的時候,遠在涇陽的趙玄,已經得到了護衛傳回來的消息。
“真是荒唐,想不到小小的一個亭長,居然敢做出這麼大的事情,大秦三十六郡縣,還不知道有多少類似的人。”
振國君府中,趙玄和淳於越以及蕭何正坐在一起。
原本蕭何是來跟趙玄述職的,結果卻聽到了這個消息。
得知消息之後,趙玄本人倒是沒什麼太過意外的表情。
大秦的發展速度太快了,這也導致很多地方出現了紕漏。
就算大秦的法製發展的再完善,某些事情還是無可避免的。
尤其是在古代這個時候,科技沒發展起來,輿論的傳播也十分受限,一個地方的縣令,基本上就相當於當地的土皇帝了。
甚至嬴政親自下達的聖旨,在很多時候都沒有縣令的話有用。
亭長也是同理,在自己的治下,權力絲毫不必縣令小。
人心是貪婪地,隻要有足夠的利益,欺上瞞下這種事情肯定杜絕不了。
倒是淳於越的性格比較剛直,聽完之後立刻怒斥了起來。
“蕭何,你認為此事應當如何?”
趙玄沒有理會淳於越,而是轉頭詢問起了蕭何的看法。
“君上,下官認為應當嚴懲貪官汙吏,最好能將消息傳播到整個大秦,以儆效尤!”
蕭何的想法是沒錯,隻不過趙玄聽完還是搖了搖頭。
這樣的辦法可行,但是局限性太大,隻能是治標不治本。
彆說那些山高皇帝遠的地方了,就是整個鹹陽城內,屁股底下乾淨的官吏都沒幾個。
更何況,敢做出這種事情的人,那個不是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如果光是警告有用的話,還要秦律乾什麼?
再說了,大秦這樣的行動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時間短還好,要是動不動就來這麼一次,很容易影響到大秦社稷的穩定,會引起官場動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