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皇權必須存在,但可以通過其他的手段來逐漸削弱皇權對這個時代的影響力。”
趙玄的腦海中閃過很多想法,很快便想到了一個對於他目前來說最有可能也最合適的辦法。
“君主立憲製!”
事實上,這種製度即便是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依然存在,君主雖然已經失去了類似古代王朝那種絕對的掌控地位,但是依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望。
並且,君主最大的權力就是掌握憲法的修訂權,也就是說這個國家無論到了任何時候,君主依舊是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但在更多時候,君主則是像一個吉祥物一樣,並不直接參與國家的管理和發展,而是以首相為首的議會來決定這個國家的發展。
其實這和明朝的內閣製度基本是差不多的,內閣也是以內閣首輔作為統領,掌握王朝的最高權力,直接對君主負責。
甚至於,君主立憲製在很多程度上都是借鑒了內閣製度上的影子。
“內閣製度雖然也很不錯,但最終明朝還是滅亡了,雖然說有來自各個方麵的原因,但其實最根本的區彆,還是君主的能力不行,出現了昏君!”
明朝末期,當時正處在小冰河時期,朝堂內又有東林黨作亂,外麵還有滿清騎兵虎視眈眈,各地叛亂更是接踵而至。
但其實誘發這些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崇禎皇帝的無能。
如果他沒有錯殺將領,濫用奸佞,以當時明朝的綜合實力來看,怎麼著也不至於淪落到滅國的程度。
甚至滿清之所以能入主中原,都還是因為李自成將他們放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