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回來後就交給他負責,目前由本王代管。”
李慎知道自己的產業太大了,是應該成立一個監督機構了,後世那些大財團裡都有一樣性質的部門。
王洪福聽後沒有意見,他知道這不是紀王不想他,而是為了以防萬一。
王玄策也沒有什麼意見,這件事跟他沒有太大關係。
“其實本王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輪換製度。”李慎又想出了一個計劃。
“輪換製?”幾人有些疑惑。
李慎點點頭解釋道:
“沒錯,就是輪換製。
首先我們要把所有的分部分成幾個登記,就跟朝廷分上中下等州縣一樣。
我們可以分五個等級,按照州縣大小和每年的盈利劃分。
每年我們也要對掌櫃進行考核評估,乾的好的上升登記,乾的不好的下降登記。
每三年進行一次平級調動,輪換到其他州縣當掌櫃的。
這樣就可以避免他們在那裡長期經營自己的勢力。
還有,如果調到其他州縣,發現有問題的,要及時上報,如果沒有上報的,
被查出來之後,無論是什麼原因,都算在新調派過來的掌櫃身上。
所以他們到任後,要嚴格清查,本王給他們半年的時間,半年後就算有問題,也是他的問題,跟以前的掌櫃沒有關係。
無論是貪墨,還是虧空,都算在他頭上。”
“王爺這招高,實在是高,這樣一來就能夠大大的減少這些掌櫃之間結黨營私。
既然他準備給彆人遮掩,那就要自己承擔責任,真是妙計啊。”
李慎剛剛說說完,王洪福立刻就開始讚許。
他覺得李慎這招妙計太高了,或許有人會為了人情世故裝聾作啞,也有些人選擇同流合汙。
但這樣的人就要承擔前任留下來的後果。
上一個人可能貪墨了一些錢財,你上任後沒有舉報,那對不起,查出來這件事就是你貪墨的。
你說跟你沒關係也沒有用,誰讓你不舉報的。
到時候,是你死,還是他死,這些人自然會選擇。
就連王玄策對李慎的計劃也感到佩服。
心道,紀王這是采用了朝廷的製度,在結合紀王府的情況進行了修改。
朝頂規定六品以下四年輪換一次,還規定由吏部對
進而為朝廷選拔人才。
剛剛紀王說的跟朝廷的如出一轍,有異曲同工之妙。
隻不過添加了後麵的那個檢舉製度,這一點朝廷沒有。
紀王就是紀王,果然才華橫溢,這樣的計劃都能夠想的出來。
隻可惜紀王不願意參與朝政,不然定會有一番作為。
陸定娘看著自己的郎君柔情似水,剛剛李慎的說的東西她也不是很懂。
她隻需要負責管理就好,做事自然有
李慎跟他說過,事情不需要親力親為,隻要你明白什麼意思,不被
剩下的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他們比任何人都擅長。
陸定娘牢記這一點。
“郎君,那這個檢查的部門叫什麼名字呢?”陸定娘柔聲詢問。
“那娘子覺得叫什麼好呢?”李慎反問。
陸定娘想了想,說道:
“這個部門是紀王府的檢查部門,那不如就叫紀檢部吧。”
(沒有任何不良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