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營造人設的重要性(2 / 2)

現在他隻記得那6英尺的身高,還有臉上濃密的胡須和眼睛上那遮住半張臉的墨鏡。

馬良出了美利堅的領事館後,雖然沒發現跟蹤者,但他還是做了數個反跟蹤動作。

最後才找到一處無人的暗巷子,換回了歪屁股作家吳先生那套裝扮。

隨後走出巷子在路邊找個電話亭子,花了一塊大洋打了個叫出租車服務,等車的間隙在路邊吃起了小餛飩。

彆以為出租車是什麼新職業,早在民國時期汽車出租車就不算是什麼新奇物,屬於很正常的行業。

1921年,滬上的出租車公司有24家,到1926年發展到51家。

1928年,滬上出租汽車業聯合會成立,當時參加的46家出租汽車行,共擁有500餘輛出租汽車,占到全市出租汽車的95%。

不過跟現在出租車到處亂晃載客不同,此時的油價太高,一般隻有客戶打電話要車之後,才會由出租車公司派車過來接。

為了以後遇到突發情況被特務查身份的情況,馬良特意給這個吳先生營造了一個寫書賺了點錢就喜歡往租界的娛樂場所跑的酸文人形象。

這也能很好解釋為何馬良偶爾幾天不在家的原因,還要故意讓街坊鄰居都看見。

馬良可以轉換無數個裝扮,但是起碼要有一個身份背景經得起細查,有真實的生活經曆和生活痕跡。

在警察或者日軍細查時不至於來個查無此人,街坊鄰居都能順嘴做個證明。

特工的生活就是這樣,必須要顧及方方麵麵的細節。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那個疏忽會引起敵人的懷疑,進而暴露自己,送了小命。

四十分鐘後,一輛白色塗裝的雲飛公司出租車把馬良送到了他在日戰區的家門口,戴著白手套的和蓋帽的司機林二,第一時間下車給客人做開門服務。

馬良順勢在從車裡探出油光水滑梳著中分,戴著金絲眼鏡的腦袋,左看右看,就是不肯下車。

直到鄰居張太太和李太太出門查看是誰的車,馬良這才嘚瑟的用左手,妖嬈的整理下自己的小中分頭,故作驚訝的對兩人問好:

“張太太,李太太,吃了嗎?我剛在法租界吃了正宗的法式大餐,那味道,那造型,嘖嘖嘖!”

馬良做出一臉回味的表情來,可這可把一旁的出租車司機林二給氣的不行,心中把馬良罵了一個遍。

冊那,戇大戇13樣子戇驢十三點。

老子還彎著腰等著呢?

你裝什麼逼也不看看是什麼時候。

吃什麼法國大餐,明明是在英美租界的雜貨店旁吃的小餛飩,裝什麼闊佬啊!

“先生,先生!”

就在馬良不斷在給林太太和張太太吹噓時,林二不合時宜的聲音打斷了馬良的裝逼大戲。

他的臉立刻就拉下來了。

“催什麼催,我又不是不給錢,阿拉我有的是錢,多少錢?”

見到馬良這個姿態,林二也隻能咬牙擠出職業微笑來:

“盛惠,10塊大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