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府用這些借款先後從毛子手裡購買了1235架飛機,82輛坦克,各類大炮1600門。
機槍達挺,機槍子彈2.1億發,步槍子彈1.8億發,炮彈200萬發。
這也是馬良在離開趙家村之後,輕易的就搞到了莫幸納甘步槍和配套子彈的原因。
此時莫幸納甘在國內的保有量,可以說僅次於毛瑟係步槍。
除了給錢以外,毛子還派出了大量的軍事顧問,幫助國軍培養軍事人才,訓練軍隊。
從1937年開始到1942年,毛子前後一共派遣了300多名軍事顧問來到天朝,其中有多名後來的毛子元帥。就連大名鼎鼎的朱可夫也曾經短暫來過。
這些軍事顧問遍布當時國軍的各個戰區,也基本上涵蓋了主要兵種。
除掉軍事顧問,毛子總共派了2500多名飛行員來天朝參加抗戰,加上配套的教官、地勤和技術人員總數達5000多人。
在對日空戰之中,由於國軍那點飛行員很快損失去殆儘。
後麵毛子飛行員直接參與對日空戰,總共有200多名毛子飛行員把自己的熱血揮灑在天朝的藍天上。
毛子在自己都窮得叮當響的情況下大力援助天朝的原因很簡單。
彆看現小日子和國府打的熱鬨,但是實際上小日子並沒有動用全力。
還有一支兵力高達上百萬人,主要都是甲種精銳師團組成的,甚至有坦克師團的帝國之花--關東軍沒有動用。
此時的小日子高層還沒有決定到底是北上還是南下,因此,關東軍作為一支戰略機動力量,一直駐紮在東北地區沒動。
北上打的是誰?
當然
就是毛子。
為了不讓小日子快速解決天朝,能夠轉身調整轉槍口乾自己的菊花。
毛子一邊不斷加強遠東的兵力,達到70萬人的規模和龐大的關東軍武裝對峙。
另一邊拚命給國軍輸血,希望國軍能拖住小日子,彆讓關東軍放心北上。
可以說馬良手裡的這份情報對毛子來說,就算是開價一千萬美金,估計對方也會咬牙接受。
不過考慮到毛子太窮,雖然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才大力援助。
1941年4月毛子和小日子簽訂了《中立條約》,確定小日子不北上,而是南下和英美戰後,就開始逐步減少對天朝的援助。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毛子是在最危急的時候雪中送炭是實打實的情義,更值得感謝。
為此馬良隻是喊出了五百萬美金的“友誼價”,外加一批武器裝備:
莫幸納甘1930狙擊步槍300支(加裝最新pE瞄準鏡)莫幸納甘狙擊步槍莫幸納甘1938卡賓槍200支(加裝最新pE瞄準鏡)
SN-38防彈胸甲100套SN-38防彈胸甲SN-38防彈胸甲鋼片1噸
7.62x54R步槍彈20萬發
7.62x54R穿甲彈2萬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