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鬨不出什麼大事件來(2 / 2)

簡單的看了下馬良的身份證件確認是本人後就立馬還給馬良了,直接放行。

作為一個職業特工,製作假證是必備技能,彆說是二戰期間的手寫黑白照片的證件了。

尤其是空間裡還有一堆的專業製作假證設備的情況下。

馬良現在使用的日軍軍官證件,除非是真的拿著馬良寫在上麵的部隊番號的花名冊一個一個對,否則誰也看不出他們這個部隊沒有這個人。

除了沒有入人事檔案,馬良的證件跟真的沒有區彆。

成功進入了偽警察負責的警戒圈後,馬良並沒有冒險往日軍警戒圈裡走。

雖然馬良對自己的偽裝技術很有自信,絕對不會露餡。

但是現在是一場日軍的小型閱兵,現場少說也有幾千的日軍正規軍,馬良不會輕易的冒這個險。

“太君好!”

在經過一處偽警察的警戒哨點時,馬良壓根沒有經過任何檢查,為首的偽警察甚至主動敬禮。

馬良麵無表情的走過這個哨點,為首的偽警察才放下手,咕噥道:

“這個東洋人還長得還挺高的,不像其他小矬子,跟個武大郎一樣!”

這也是馬良一直沒有怎麼偽裝成小日子的原因,他1米75的身高在現代亞裔中算是稀拉平常的身高。

在現代某些女性眼中,這個身高也就是比三等殘廢好一點的二等殘廢。

可在此時的日軍在1927年,頒布的《昭和2年兵役法》曾將適齡青年分為5種。

身高超過150厘米,且各項身體指標優良的青年屬於“甲種兵役人員”,身高在150厘米以上,身體大部分指標優良的青年屬於“乙種兵役人員”。

身高在145厘米以上的屬於“丙種”,有精神異常或者身高不足145厘米的屬於“丁種”。

也就是說此時抗戰的第一批日軍,全是甲種精銳兵員的情況下,平均身高也絕對不超過160厘米。

馬良這一米七五的身高,要是經常扮做小日子軍官,特征太明顯,隻要出

現在彆人眼中,很容易被人輕易記住。

在馬良混進舉辦了天長節的虹口公園外圍時,軍統滬上的負責人王天木和李澤成也化妝成商人準備趁著天長節到日占區看看。

“鄭經理,第二次檢查了!”軍統副站長李澤成對車上的王天木說。

今天出門一出法租界,走了不到三公裡,他們的車接受了二次檢查。

不像是以往對開汽車的達官貴人,隻是檢查下良民證,這兩次都是連人帶車都搜一遍。

“掉頭回去,風險太大!”王天木想了想立刻下令司機掉頭回法租界。

路上王天木對李澤成說:

“這樣嚴格的檢查方式,那個神秘人最多帶進去把小手槍,鬨不出什麼大事件來,看來是我們多慮了。”

原來這兩人被馬良那通神秘電話給吸引,事後專門派人到電話局查過,想要反向追蹤下。

可令所有人都不可思議的是,電話局壓根沒有那個時間的通話記錄。

這才勾起了王天木和李澤成的興趣,準備冒險到日戰區看看。

不過嚴格到一視同仁的搜身加搜車的檢查,讓他們不敢繼續冒險,轉而回到較為安全的租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