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被滲透成篩子的國府(1 / 2)

第二天早上,馬良按照最近的習慣,開始分析日軍鄂州前線的動向電報。

“酸蘿卜彆吃!”

“法克!”

“大傻逼!”

········

僅僅是二十分鐘後,馬良的把他能想到的罵人詞彙都在心裡過了一遍。

整個人也一反常態的出現情緒不穩定狀態,開始在頂樓的閣樓內不斷來回急促走動。

抗戰中,軍統對日的軍事情報工作可謂是一塌糊塗,在1944年軍統上交了7865份情報中。

最容易獲得的敵偽類情報占43%,政治和地下黨方麵的占21%,前線最需要的軍事情報隻有8%,至關重要的反間諜情報——甚至隻有1%!

這還是在日軍日薄西山,是個人都能看出小日子兔子尾巴長不了的二戰末期。

這一時期的偽軍基本已經開始全麵倒戈,小日子內部也開始大量出現消極畏戰,等待戰敗回國的動搖分子。

這種情況下,軍統對日情報工作還是這個樣,可想而知在抗戰初期該有多拉垮。

反觀日軍,每次重大軍事行動都是在公開和隱蔽的兩條戰線上展開的。

日軍的情報部門對國軍的軍事情報的破譯率高達70%-80%左右,可以說國軍曆次會戰的戰略戰術,底下的師長知道的情報不會比日軍知道的更多。

整個抗戰過程中,國軍的曆次會戰都沒有出現比較精彩的戰術或者戰略上的包圍,迂回穿插戰術,戰略上一直處於被動防守的位置。

一般都是國軍在一個地方老老實實的防守,日軍則可以隨心所欲的從各個方向上進攻。

就連軍統最引以為傲的密電檢譯所的破譯能力,成功破譯了日軍外交密碼,使國軍對日外交密電的解讀能力達到了70%—80%。

可惜的是,整個抗戰過程中,日寇對國府的密碼基本上也是做到了全程、及時破譯。

國府自身無法做到保密,每次破譯密碼成功都會以各種方式泄密,讓日方會很快更換密碼、重新恢複保密狀態。

比如七七事變前五天,日方就及時更換了密碼,斷掉了國軍的情報來源。

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馬良知道國軍的密碼被日軍破譯了,所以提前給國軍預警。

一石二鳥的用叛徒的名義誣陷第十六軍軍長和167師師長,讓第九戰區緊急更換了軍事聯絡密碼。

可現在到馬良提醒第九戰區更換密碼,到他從日軍的部署電報上分析出日軍又重新掌握了國軍部署的情報,僅僅隻過去了七天。

七天時間,以這個時代隻能使用人力破譯密電碼的技術水平來看,也就是剛剛搜集夠了需要的電文樣本。

可七天時間,日軍就再次成功掌握了第九戰區的軍事通聯密碼。

那麼,原因隻有一個,內部有人主動泄密。

二戰時期,破解敵軍密碼的方式有很多,最費時費力的就是正兒八經的人工破譯,最簡單的就是派間諜,或者賣或偷。

抗戰時期的日軍對國府的滲透是全麵的,上到高層的將軍,政府要員,下到販夫走卒,幫派成員,基本上都有日軍間諜的活動。

馬良之所以不會倒向國府最大的原因就是,國府上上下下就像是一個大篩子,四處漏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