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首都再次被攻破,這下天朝要投降了,戰爭要結束了!”
“這是當然,我蝗軍是戰無不勝的!”
兩人對視一眼,囂張的插著腰狂笑起來。
日軍總指揮部裡,氣氛雖然輕鬆,但是遠不像那些知道的不多的下層軍官那麼樂觀。
“從敵軍的撤退動作來看,敵軍好像是提前就做好了撤退準備,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東西,可以說我們得到了一座空的鄂州城。”崗村大將主動說道。
其餘日軍將領也跟國軍打了一年多的仗,自然是知道國軍的那點特色。
重兵對敵時還算是勉強能打,一但日軍打開一個突破口,下令撤退了,一下就陷入混亂,幾十萬人瞬間就垮了,往往連武器物資都來不及銷毀。
就拿最近的羊城戰役舉例吧,日軍繳獲坦克21輛,要塞炮53門,汽車151輛,其餘輕武器,軍糧不計。
另一位大將也說:
“確實,這場戰役雖然從結果上來看,是我們贏了,拿下了天朝的陪都鄂州。”
“可從戰略上的長遠目光來看,我軍並未徹底吃掉天朝的最後野戰精銳,相反馬當要塞,富金山戰役,已及,已及,106師團,我蝗軍已經算是進了全力,可仍舊打成這樣,隻能算是平局。”
“如果要想依靠陸上作戰,徹底拿下存續於西南山區的天朝主力,徹底征服天朝,按照漢口作戰的經驗來看,在不能發揮蝗軍機械化實力的山區,起碼要付出兩百萬以上的傷亡才能做到。”
聽到兩百萬傷亡這個數字,就是這些狂熱的軍事狂人也開始猶豫了。
這些軍人沒有看到的是,戰爭比的不隻是軍事,更比的是經濟。
為了維持近四十萬前線日軍在戰時的大量軍需,小日子國內經濟都要快憋不住火了。
逼的日軍把學校用來教學的步槍都收回運上戰場,也才堪堪保證了前線供應,
加之現在為了贏得鄂州會戰,又在羊城開辟了戰場,可以說小日子的後勤都快要瘋了。
1936年,小日子的武器
生產約占國民收入的2%,整個工業係統的動員率為4-5%。
一般認為,如果武器生產維持這一水平,是可以形成經濟良性循環的。“
天朝的奮起抗戰,給予了日軍重創,迫使小日子的經濟轉為戰時經濟,武器生產持續急速增長,整個工業係統的動員率一路飆升到1937年的10%、1938年的12%。
可此時的小日子做著既想維持國內經濟的正常運轉,不打亂自己國家的正常發展節奏,又想短時間吞下天朝的美夢。
以至於整個國家遲遲沒有進入全麵動員。
像是擠牙膏一樣,從1937年的10%、1938年的12%,1939年的16%、1940年的26%,1942年的35%,1943年的48%,一路增長到1944年肝血的58%。
小日子的短視和高傲讓它錯失了1937-1941年這最關鍵的4年時間。
這也是馬良沒有主動大規模刺激小日子的重要原因。
鄂州會戰在馬良開了全圖掛的情況下都隻打成這樣,雙方的軍事工業水平不在一個檔次的情況下,就是馬良開掛了也無法改變戰爭走向。
隻能是在局部戰役中為國軍占據一些戰略上的優勢,減少傷亡,至於剩下的隻有靠士兵們用刀槍和鮮血去爭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