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之所以選擇用美式戰鬥口令,一方麵是想繼續坑一把美利堅,讓本就和美利堅關係敏感的小日子產生誤判,轉移小日子的注意力。
另一方麵,小日子對天朝圖謀已久,日軍內部能熟練說天朝話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能聽懂簡單的天朝話的絕對不少,更不用說大量依附日軍的漢奸了。
使用對漢奸和日軍都陌生的美式戰鬥口令可以在戰術上達成突襲,讓敵人摸不著頭腦,無法做出及時的應對。
這在分秒必爭的近距離戰鬥尤為重要。
比如之前,如果突擊手郭俊超在扔手雷時喊的是:
“火力掩護我!”
“小心手雷!”
房間裡的敵人聽見這個口令聲,就知道外麵要搞事丟雷了,不說能完全躲過去,起碼也有一到兩秒的反應時間。
這個時間足夠讓房間裡的人找到一個簡單的掩體,或者就地趴下躲避爆炸的破片。
這無疑是為接下來的室內突擊增加風險。
“噗·····噗·····”
隨著一隊隊員稍顯生澀的短點,總算是逐一清理完二隊擺放的所有靶子。
“報告,一隊完成任務。”
隊長劉供奉立刻持槍警戒,並對站在高台上的馬良報告。
“關閉保險,待命!”
聽到馬良的命令,一隊的所有成員才鬆了一口氣,開始熟練的拔下p38的彈匣,拉動槍栓退出槍膛裡的子彈驗槍。
之所以要這麼麻煩,是因為p38沒有設計單獨的保險機構,該槍是通過將拉機柄推入機柄槽內的缺口實現簡易保險的,這種保險機構可將槍機掛在後方位置。
這種簡易保險很不可靠,受到大震動時較容易走火。
所以在馬良嚴格要求不在戰鬥開始前絕不能先上膛,寧可犧牲一點時間在戰鬥前上膛,也絕不在待命時上膛。
為了快速機動,馬良一直對高階班的訓練都是用汽車作為載具,要是在擠進了6人的汽車中有誰的p38走火了,那簡直是災難性後果。
至於p38由於基本全身都是由鋼鐵切削出來的,導熱性能良好。
加之沒有設計專門的握把或者是護木,在連續射擊時會導致持槍身發燙,這在馬良給學員們裝備了帆布加小羊皮手套時一並解決了。
隨後馬良帶著二隊成員來到室內戰術屋中對一隊的表現進行點評:
“表現不錯,這次沒有顧頭不顧腚,遺漏敵人了,隻是在任務中要儘可能的避免長時間在一個位置保持射擊,容易被敵人鎖定位置,要不斷的變換位置,這個要全隊一起練習,形成默契,在各自轉換射擊位置時既不遮擋隊友射界,又能保證和隊友形成交叉火力······”
就在馬良向這些高階班學員傳授實用的戰鬥技巧時,一個其他隊的高階班學員來到室內戰術訓練場向馬良報告:
“教官,警衛營的高營長說有事找您,想要見你一麵,他在3號哨點等您。”
聽到高營長要找自己,馬良暫時停止了講課,對一隊二隊的學員交代道:
“仙尊,農夫,你們兩個隊長先組織他們進行戰術演練,實彈訓練等我回來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