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毛子設置了一種很新奇的反坦克裝置,將高品質的螺形鋼絲網捆紮成卷鋪在地麵,很細很硬,隱藏在草原的荒草中。
坦克乘員不易發現,這些具有彈性的網很容易纏住坦克的履帶,影響其機動速度。
失去速度的第一師團的坦克在炮火中絕望了,主力坦克九五型輕如鴻毛,彆說反坦克炮,有的位置連重機槍都能打穿,更不用說大口徑野戰炮彈。
想呼叫工兵和步兵幫忙清除路障,步坦協同一下,但是步兵沒有東西騎,隻能靠11路公交趕路,此時正在趕來的路上。
最撲街的是,日軍裝甲部隊還有一個規定,那就是不允許棄車。
對!
你沒有聽錯,哪怕坦克癱瘓了也不允許,坦克受損後裝甲兵要堅持用坦克炮,機槍,手槍或者軍刀堅定守住。
所以坦克兵極慘,車輛癱瘓之後隻能等著被燒死,很快就有三十多輛坦克報銷,其餘坦克撒丫子趕緊後撤吧!
麵子什麼的,哪有命重要!
隨後雙方各自舔舐傷口,尋找機會再戰,作戰的雙方都沒有撤退的權力,撤回去也是死。
隻能像是鬥獸場裡的兩隻鬥獸,不死不休,必須要死一個才能結束。
7月4日,毛子的80輛Бt-7中型坦克、12輛t130噴火坦克及300輛裝甲車,將日軍第一坦克師團的50餘輛坦克包圍。
在7k寬的戰場上,亞洲第一場坦克對坦克的大戰開啟,400多輛裝甲戰車混戰在一起。
沙丘草原上頓時火光騰起,煙柱衝天,被擊毀的坦克殘骸隨處可見。
至此日軍國寶第一師團的坦克基本全部報銷了。
有一說一,日軍的坦克部隊打的還不錯,戰術和戰果都還行,就是數量太少。
據說此戰後,關東軍首腦還有一個想法:坦克造價昂貴,還不如使用\"肉彈\"(使用反坦克雷和火焰瓶的敢死隊)來得便宜,而\"肉彈\"攻擊更能體現軍人的犧牲精神。
被坦克壓死的肉蛋:要不然將軍們先示範一個?
既然沒了坦克後,那還打個錘子啊!
關東軍司令部下令撤退,日軍單兵素養和戰鬥意誌很高,臨時配屬給第23師團的第七師團的26聯隊承擔了斷後的重任。
不愧是日軍頂級甲種師團精銳,他們反複派出肉彈阻擋,在毛子的兵力,坦克,火炮等都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硬是牢牢的守住了日軍撤退的唯一通道--浮橋,讓大部分過河的日軍都安全撤退後,才從容炸掉浮橋。
這也是此次戰鬥中關東軍唯一拿得出手的亮點。
在毛子的猛烈反擊下,許多潰敗的日軍部隊根本無法接到關東軍司令部的命令,許多被打散的小隊和中隊。
在極度乾渴的情況下,捧起河水就喝,哪管什麼命令不命令了。
大量人員染病,有的七竅流血,有的嘔吐不止,或全身潰爛。
日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