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馬良手中的餌(1 / 2)

聽到馬良這麼問,阪本想了下說:

“先生,目前主動提出要跟咱們合作的包括金陵汪政府那邊的幾個大佬,還有就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勢力,暫時沒有北方的,至於東北的,根據我了解到的情況,此時東北的關東軍正在和毛子爆發衝突,規模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暫時可能不會有人從東北到滬上。”

聽到阪本這麼說,馬良也意識到自己有些著急了。

這年頭可不是後世高鐵飛機,網絡發達的時代,消息具有一定的滯後性。

等滬上最紅最熱的RA俱樂部的名聲傳到東北,再到東北重量級來人,起碼要再等一個月時間。

但是現在留給馬良的時間沒有那麼多了。

東北不比日軍在天朝控製的其他地方,日軍把東北看的之重,控製之嚴,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日軍從32年至45年對東北的總投資達21.4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大量的人員、技術和設備的投入。

小日子在他本國都缺少教師的情況下,硬是抽調了大量的教師到東北的中小學中任教,對東北新一代進行日式奴化教育。

可以說小日子簡直就是把東北當做第二個本土來治理和建設的。

此時的東北從31年到39年,已經脫離天朝人視野整整8年了,被日軍經營得跟個鐵桶一樣。

32年,日軍就在東北實行“保甲連坐法”,加強戶口調查和報告製度,發放居住證、身份證。

大街上行人隨時隨地被盤問和檢查,略有支吾便被帶去警察局。

幾天一次戒嚴,所有住戶通例每月查三、四次戶口,遇有盜案和特彆事情發生時,次數還要多。

各個公共場所到處都是偵探警察、便衣和特務隊,人們談話特彆小心,稍有不慎,即有被盤問和被捕的可能。

遍布城鄉的偽軍、警、憲、特構成嚴密的統治網絡,天朝人的一舉一動都置於監視之下,廣大人民生活在法西斯白色恐怖之中。

更不用說那些被奴化教育了8年,失去了希望,隨時可能出現的告密者了。

日偽憲兵、警察在城鄉肆意橫行,經常以“戰時有害分子”“通匪”(日偽把支持抗聯或與抗聯有聯係的群眾稱為“通匪”)“經濟犯”“思想犯”“國事犯”等罪名到處抓人。

這和關內日軍隻能控製大中小城市和主要乾線,農村還屬於天朝人不同,日軍對東北的控製是全麵的。

無論是實力最強的軍統還是神通廣大的地下黨,對東北基本都是完全真空狀態。

《滲透》裡的軍統的於秀凝那個小組就是靠啥也不乾,這才在東北勉強活下來,其餘軍統人員全被日軍端掉了。

地下黨這邊要好一點,但是基本上是對西北完全失聯狀態,全部由毛子那邊指揮。

這種情況下,就是馬良要到東北執行任務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更不用說他還計劃帶兩隊夜叉小隊一同執行任務。

這麼大的一批人,可以說根本逃不過日軍在東北無所不在的監視,可以說連能不能成功全部進入東北都是問題。

要想帶著夜叉小隊進入東北,方法隻有一個,利用東北的上層人物,以半官方的名義進入。

而馬良手裡這個最賺錢的RA就是最大的餌!

不愁東北的土鱉們不上鉤!

想了想,看了看手裡的短短20來天就是天文數字的RA營業額,馬良冷冷一笑。

馬良決定給RA的火上再澆點油,他不信那些窮怕了的日軍還有漢奸們會忍得住,不想在自己的地盤上也開一個這樣的賺錢神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