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結束返程的時候,齊裝滿員、精神飽滿的第四師團,成了日軍中最威武的部隊,而率先趕到戰場參加戰鬥的第二師團灰頭土臉。
為了麵子,強行宣傳自己沒有失敗的關東軍隻好把宣傳的重點放在第四師團上,新聞鏡頭什麼的全集中在第四師團拍。
負責新聞宣傳的軍官實在看不過去,提起筆把日軍為了宣傳的報紙審查的《我無敵蝗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新聞標題改了一個字,變成了《我無傷蝗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拐彎抹角地嘲諷了這支日軍中的“軟蛋”部隊。
儘管出儘了洋相,但第四師團運氣卻出奇的好,因為當時華中地區日軍戰事吃緊,急需增援。
日本軍部隻好放棄追究第四師團,急調第四師團南下增援。
第四師團搖身一變,又成了日軍精銳的第十一軍中的一員。
但在大規模攻勢發起前的9月3日被日軍大本營阻止,下令停止進攻。
原因很簡單,直到此時日軍參謀本部才知道毛子和自己的好大哥漢斯,早在8月23日就正式秘密簽訂了《漢毛互不侵犯條約》的事了。
被這個驚天的消息刺激日軍大本營一下就冷靜下來,他們又氣又悔,感覺自己完全被好大哥給耍了,好大哥都跟敵人勾搭上了,做小弟卻還在這鳥無人識的地方和毛子打什麼呢?
其實不怪小日子這麼想,這事確實是漢斯做的不地道,從
39年5月,日軍主動在遠東地區挑起爭端,向毛子發動進攻,而此時漢斯和小日子這兩個法西斯國家正在談判結成軍事同盟的事情,毛子有腹背受敵的危險。
39年6-7月,日軍把從步兵到一連動用了兩個“國寶”部隊,都一敗塗地,三次戰鬥全部失敗,失敗的還很徹底。
39年8月2日,藝術家直接電告鐵人,要求會談。
39年8月2日,漢斯外長藝術家的親筆簽字的全權證書,動身前往克宮。
39年8月3日,漢斯外長主動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係,聲稱:從波羅的海到黑海沒有一個問題不能通過協商解決並使雙方都感到滿意。
39年8月17日,漢斯的外交大使,表示願意和毛子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
39年8月20日,朱白馬發動雷霆一擊,大規模反擊,將所有日軍從爭議地區趕出。
39年8月23日正午,漢斯國代表團直接坐飛機緊急趕到克宮,雙方通過兩次會談,這次沒有拖遝,當天晚上,雙方正式簽訂了《漢毛互不侵犯條約》。
39年9月1日,漢斯進攻波瀾,S2正式爆發。
此時,聰明的人可能從這個時間線上發生的一係列事情看出來了什麼。
是的,諾門戰役絕不像是普通人認為隻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日子主動挑釁北方強大的毛熊,結果被暴打一頓,就此老實了那麼簡單。
其中的夾雜著的國際政治博弈的凶險程度遠不是普通人想象的那樣,可以說這次戰役的結果會直接影響了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