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能消滅一整隊的鬼子,可以獲得寶貴的補給,抗聯的戰士們一個個都很興奮,數十天來,笑容第一次出現在抗聯戰士的臉上。
有這五十人背負的豐富補給,混合苔蘚,草籽,樹皮之類的抗聯主食,起碼能保證抗聯隊伍接下來一個月的食物補給。
這對能跳出鬼子封鎖圈至關重要,這也是楊將軍會冒著被敵人拖住,也要消滅敵人的原因。
楊將軍見到馬良隻有一個人,忍不住提醒道:
“特派員同誌,快叫你帶來的人快出來吧?咱們馬上就要轉移了,此地不是久留之地。”
馬良笑了笑,揚了揚手中帶有瞄準鏡的莫幸納甘,解釋道:
“隻有我一個,沒有其他人!”
聽到馬良的回答,眾人都不可置信,剛才他們還討論過,對方絕對超過30人,而且都是訓練有素,吃飽穿暖的精銳戰士。
要不然就算是兩麵夾擊下也不可能在短短20多分鐘就結束了戰鬥。
幾個不服氣的抗聯戰士趁著打掃戰場的機會,特意往馬良出現的方向探尋了幾分鐘,看看有沒有發現有大隊人馬的活動痕跡。
倒是楊將軍臉上倒是沒有特彆意外的表情,隻是略微驚訝了一下。
在剛才的戰鬥中,馬良親眼見識過楊將軍的無雙戰鬥力,就連馬良這種精英行動特工都不得不在心裡給楊將軍點個讚,說聲服!
因為整個抗戰全程中,各方的所有指揮員中,若論單兵作戰能力,楊將軍敢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在楊將軍最後的戰鬥中,斷糧5天,沒有吃過一頓熱食,零下四十多度的極端環境下,在野外靠吃草根、樹皮和棉絮,血戰到最後一息,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
這種極端情況下,還硬生生的靠一個人拖垮了一整支日軍討伐隊。
300餘兵力的的圍捕追兵,被楊將軍依托林海雪原,硬生生的磨到僅剩40餘人。
戰鬥到最後一刻,楊將軍身上仍有毛瑟手槍一支,160發子彈,柯爾特二號手槍一支,有30發子彈,柯爾特三號手槍一支,有40發子彈,匕首兩把。將軍最後戰鬥時的裝備在被追擊了數十天的情況下,隨身還有如此大的負重,最後還能跟日軍戰鬥五晝夜。
說上一聲人間戰神也不為過!
就是換個人拍成電影,絕對會被現代人噴神劇中的神劇。
要不是一個又一個的叛徒出賣,以楊將軍的逆天單兵戰鬥力,單憑短腿的小鬼子想要在林海雪原裡殺掉楊將軍,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可能的。
自己就是戰鬥力爆表的戰神級彆人物,楊將軍自然是對馬良有些爆表的戰鬥力不會有特彆大的反應,覺得也說得過去。
就在這時,打掃戰場的一個戰士翻過一具穿著日軍軍大衣,伏麵倒地的屍體,看見屍體的麵容驚訝的大喊:
“軍長,快過來看!”
以為有意外情況,剛收起槍的楊軍長立刻操起插在腰間的手槍快步靠了過去。
眾人也都圍了過來,一看屍體的麵容,立刻咬牙切齒的罵了起來。
“原來是是張若溪這個狗叛徒,我說日軍怎麼可能在夜間行軍,還能準確找到我們的宿營地的,原來是這個狗叛徒帶的路!”
“狗叛徒!要不是特派員來的及時,從後麵偷襲,徹底消滅了這隊搜索隊,要不然他們一定會死死的咬在我們的身後,到時候咱們不脫一層皮根本甩不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