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換上歪屁股文人的那套裝扮,往自己長時間沒有住過的那套房子去。
一路走來,無論是穿著良好的體麵人,還是穿著樸素的底層老百姓,所有人身上都帶著戰爭年代生活的艱辛,可臉上都隱隱帶著些以前沒有的底氣和自信。
路過巷弄口的祭台,隔三差五的就有白發老人抱著香火顫顫巍巍的給供奉的夜叉像奉上香火。
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著顏色鮮豔完整的夜叉驅鬼像,一路走來,沒有馬良沒有看見一個顏色暗淡,破損的夜叉像。
半路上一個賊眉鼠眼的小夥子,再天氣已經轉熱的情況下還穿著厚重的風衣,鬼鬼祟祟的跟街頭的人嘀嘀咕咕的,偶爾有幾個路人被拉到暗處,很快路人也做賊一般的快步離開。
看的馬良有些小疑惑,讓他想起在美利堅街頭賣違禁品的黑人小夥子。
這時做生意的小東北也盯上了穿著長袍馬褂,一看就是天朝人的馬良,小步跑到馬良身邊,張口就是:
“先生,要看看貨嗎?我這可是一等一的好貨,可不是那種翻拍的,而是原版的,你不看看?”
說完觀察了下周邊環境,迅速把大衣打開,露出大衣裡麵密集的口袋,一大疊上報紙的一號夜叉和海倫娜的照片,還有好幾個同的夜叉頭罩掛在大衣裡麵。
在確定馬良看了貨之後,小東北迅速把大衣合上,看向馬良。
這熟悉的一幕讓馬良想起來當年讀初中時城裡路邊賣黃盤的人,啞然失笑的馬良笑著問:
“什麼價?”
小東北見到馬良問價,立刻示意馬良跟他到路邊暗處的巷口。
來到巷口,小東北一邊東張西望,一邊拿出一張照片向馬良展示,吹噓道:
“好好看看,這可是我找當時在燕京憲兵司令部的洋人記者買的高價原底片洗出來的好貨色,可不是那些不入流的家夥賣的翻拍貨,一個大洋一張,不二價,夜叉頭套,一號夜叉頭套五角,其餘的三角,也不二價。”
馬良接過照片一看,果然比他在報紙上看到的照片要清晰的多,好奇的問道:
“你這麼賣夜叉的東西,小鬼子不管?”
小東北以為馬良是害怕牽連,大大咧咧的解釋道:
“你怕什麼?小鬼子抓住我要殺也是殺我的頭,我掙的就是殺頭錢,你隻要不帶著這些東西出街,小鬼子不會管你的,滿滬上的買的多了去了。”
隨手掏出兩個大洋,要了一張自己的照片,還有幾個夜叉頭套,心中也頓感有趣:
“這可能算是最早的周邊產品了吧?”
與此同時,隱藏在日軍軍營裡的河野機關燈火通明,無數精乾的情報分析人員對著無數照片還有最珍貴的現場膠片攝影機記錄下的短片,審問記錄,逐幀逐幀的放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