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什麼都想乾,還想落個好名聲!這不是當了婊子又立牌坊嗎?”
“莫須有的罪名,就把藩王定罪,都給弄死了。這是一個正義的方式嗎?”
“說白了靖難,不過就是一場江山擁有權的爭奪,誰也沒有屠殺百姓,有的人選擇支持建文帝朱允炆,有的人選擇支持燕王朱棣,還有的人選擇中立,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應該承擔他們選擇的結果,更應該承擔他們自己的報應。”
“死了的都想升官發財,活著的都想保持現在,沒有什麼正義和邪惡,說白了就是利益,死了都活該,活著都幸運,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待,給朱允炆交稅服徭役,和朱棣有什麼區彆嗎?”
“沒有,兩個人其實都一樣,隻不過換了一個人而已,老百姓的日子依然過得非常苦,沒有人會真正的心疼老百姓,因為這些人心裡都明白,老百姓就是草民!”
“站在士兵的角度來看待,如果天下長治久安,沒有戰爭發生,沒有戰亂,我怎麼出人頭地?我怎麼升官發財?我怎麼才能成為貴族?”
“所以對於士兵來說,誰當皇帝都無所謂,但是我想有個機會,這不就有了嗎?”
“站在武將的角度來考慮,我希望發生一場戰爭,最好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隻有這樣我才能夠封侯,這才能成為貴族,這樣才能改變命運,否則我辛辛苦苦地練習武藝,又圖了個什麼?”
“然而站在文官的角度來看待,如果我不出來,那我就隻能去參加科舉。現在連參加科舉的機會都沒有,但是有了從龍之功。”
“不是我非常想要參與,是我真的走投無路,建文帝朱允炆斷了我的生路,我如果不拚命的話,哪裡有機會改變我自己的命運?”
“所以這些文官都會參與,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不願意過好日子?誰又願意過清平淒苦的日子?”
“誰不喜歡嬌妻美妾?誰又不喜歡金銀財寶?誰不喜歡當官有權利,誰又不喜歡成為貴族?”
“每個人都想過好日子,所以姐夫你要明白,想讓這些人聽從你的統治,服從你的統治,要讓每一個人都有希望,如果連希望都沒有了,怎麼也是死,還不如賭一把。”
“燕王朱棣就是這個理由啊,湘王朱柏的老路了,隻能選擇自殺,如果我是燕王朱棣不造反,等待我的結果也是這個樣子,要麼被人家羞辱,像狗一樣關起來,慢慢地等死。要麼就賭一把,成功了能夠當皇帝,失敗了就隻能見閻王爺,如果不賭,最終的結果也一樣,還不如選擇冒險!”
馬秀英一聲長歎,“不錯,連我這個女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建文帝朱允炆非要發動的一場戰爭,根本沒有辦法避免,戰略上的失誤,是沒有辦法彌補的。”
“削藩應該從最強的燕王開始,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首先抓捕燕王朱棣,從而震懾天下,拔除禍患。對於那些沒有什麼威脅的人,應該放一條生路,畢竟不能夠趕儘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