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後呂氏,已經和燕王朱棣在談判了,最終的結果我還不知道,所以我一直在等待!”
馬小帥看著建文帝身邊的太監王忠,馬上就意識到,這個太監可能知道什麼,否則的話,不會這樣的眼神。
朱允炆的年紀太小,缺乏政治經驗,並沒有過多的實際鍛煉,在學習太子朱標的時候,並沒有學習到太子朱標外柔內剛的本性,和在大是大非麵前的堅持,內心非常的軟弱,根本沒有堅定的信心。
朱允炆學習的東西,隻是學習的太子朱標的一個皮毛,似是而非,所以昏招連環不斷,作為一個帝國的掌門人,根本不具備最應該擁有的素質。
馬小帥還認為,就算沒有靖難之役,朱允炆也注定不是一個好皇帝。
如果曆史記載是官方上的,那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放火自焚。因為燕王朱棣不能夠殺了建文帝朱允炆,更不能夠放對方逃跑,否則天天造反,你怎麼辦?
難道曆史記載中的錯誤,朱元璋和馬秀英離開這裡,想去看看朱棣和呂氏究竟談了什麼。
馬小帥並沒有選擇離開,然而建文帝心裡越來越憂慮,感覺自己肯定是跑不了了,現在真的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靈。內心突然間的惶恐,非常害怕自己被俘虜之後受到侮辱,所以決定逃跑。
太子朱標活著的時候,曾經就考慮過這件事情,因為朱英雄已經死了,能夠當皇帝的就是朱允炆。
所以特意給自己的兒子,朱允炆留下了後手,萬一失敗了,遇到特殊的情況,還可以逃跑。這裡的記錄出自於太子朱標墓出土的青銅文!
所以太監王忠直接看著建文帝朱允炆,“啟稟皇上,太子朱標活著的時候,曾經給你留下過一個箱子!”
朱允炆趕緊問,“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不趕緊拿出來。”
太監王忠便帶著建文帝朱允炆,來到東宮的一個房間,馬小帥眼睜睜看著拿出來了一個小箱子,打開之後。
居然是應天的秘道,也就是說,在修建皇宮和東宮的時候,就偷偷留下一條通道,可以直接到湖邊。
箱子裡有一份秘密的圖紙,並且還提前準備好了3套袈裟,3張度牒,一把剃刀,三張度牒上分彆寫著應賢、應能、應文三個名宇。
太子朱標的意思就是,這是留給自己三個兒子用的,朱允通當然不害怕,所以留給了就是自己和呂氏生了三個兒子。
太子朱標當年是這麼考慮的,無論是自己拉攏哪一個人,朱元璋都會下手弄死對方,自己曾經的老師都死光了,連宋濂都沒有好結果,李善長,胡惟庸,藍玉等等。
太子朱標,因為內心壓力太大,人時刻生活在恐懼當中,所以身體日漸衰弱,生病的時候被呂氏下毒,中毒身亡。
臨死前留下的這個盒子,就是為了怕朱元璋殺害自己的兒子,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就是太子朱標當年留下來的。
朱允炆看到父親給自己安排的,就是去雲南找沐家人,然後帶領官兵在殺回來。
打開秘道,雖然建文帝朱允炆,非常不甘心,但沒有辦法,隻好逃到雲南在東山再起,畢竟太子朱標曾經非常照顧這幾個兄弟,想想現在如果朱元璋已經死了,自己還真的有機會成功。
咬牙一跺腳,剃了個光頭,就這樣從秘道離開了。(近些年來從南京城牆附近發現秘道,和曆史上記載的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