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馬小帥,你怎麼就這麼輕易的肯定?”
麵對大和尚姚廣孝的質問,徐妙錦也不知道怎麼說了,隻能繼續看著馬小帥。
現在的永樂皇帝,在這個時期,天底下有五個人是非常聰明的,第一名就是姚廣孝,第二名是朱大胖,第三個,就是眼前的才子解縉。
這幾個人可不好忽悠,尤其是這個老和尚,真的是六根清淨,無欲無求。
“我這隻是自己的看法,用來解讀一下這段曆史,畢竟馬上就要跟這個人打交道了,我肯定要有提前準備。”
姚廣孝納悶了,這馬小帥究竟是怎麼分析出來的,連自己也沒看明白,現在隻能繼續聽下去。
“言歸正傳,為什麼朱元璋規定下一個十年之約?”
“難道真的就是說,十年之後,解縉你回來,我肯定重用你?”
“這隻是口頭上的一個說法,但這個說法,是建立在,解縉在官場混了三年,給你一個體麵。”
“什麼意思呢?朱元璋心裡非常明白,解縉這個人有能力,但是老提意見,這叫不懂得人情世故,為了讓這個年輕人有一次機會來改正,所以才讓他付錢,把兒子帶回家去了!”
“朱元璋已經說明白了,解縉你爹趕緊教育教育你,明白嗎?”
“但是結果不是這麼回事兒。解縉擁有遠大的理想,自己這麼瘋狂的作死,讓自己感覺,挺爽,但是現在朱元璋作為皇帝,居然讓自己回家讀書十年。”
“這就是現實,十年的時間,可以說能夠改變一個人,但這種代價,確是非常慘痛的。一個正常人,十年讀書,而且是皇帝公然宣布的聖旨,這是什麼意思呢?”
老和尚姚廣孝非常好奇了,“我聽不明白,這究竟是說解縉需要沉澱,還是說找個借口,趕走這個人?”
“我覺得也不對,就當了三年的官,這個解縉年紀輕輕,被迫回家讀書十年,這麼慘痛的代價,我覺得是一種懲罰。”
徐妙錦拉著馬小帥的手,“你趕緊老實交代,我正聽著感興趣!”
馬小帥喝了一口茶,“所以我特意跑到他老家去,打聽清楚了。解縉回到家之後,一直在反思自己,為什麼有這樣的結局。”
“所以一直在思考,究竟哪裡做得不對。所以這個人一直生活在痛苦與煎熬之中,誰不想出人頭地,誰不想光宗耀祖?”
“解縉雖然回家,每天進行讀書,依然關注著朝廷的動向,此時自己也開始懷疑自己了,這到底是我把皇帝得罪了,還是皇帝覺得我太年輕不成熟?”
“一個人,得不到大家的認可,那麼他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解縉慢慢地發現,自己離開朝廷之後,明太祖朱元璋,依然我行我素,對於彆人上奏折的勸解,根本就不聽,每天就是屠刀殺的血淋淋的!”
“曾經意氣風發,曾經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使者,曾經覺得自己為天下,曾經覺得自己為了大明王朝,曾經的自己為了整個黎民蒼生,結果發現,自己的作用好像並不大!”
“每天聽到朝廷最新的消息,讓這個年輕人,在寂寞的時光,在家裡閒著沒事兒乾,看著人家彆人都如火如荼,自己隻能寂寞與痛苦,慢慢地向明白了,也終於明白朱元璋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說實話,朱元璋沒有親自殺了解縉,就已經給了天大的麵子,主要考慮到這個年輕人,他寫的是事實,說的還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