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朱元璋曾經說你回家讀書十年,回來之後再重用,結果你回去了八年,差兩年,修煉的還是不夠火候,你不死誰死?”
“你看看你都乾了什麼,春風得意,參與立儲,你知道了,就得爛到肚子裡,千萬不要說出來,說出來你就必死無疑。”
“還記得,公元1405年嗎?局麵剛剛穩定,太子之爭就爆發了。你當時怎麼說的?”
“長幼有敘,全力支持長子朱大胖,你明知道燕王朱棣有意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朱二熊。”
“結果你倒好,你還說了一句好聖孫,結果呢?”
“你什麼都知道,又什麼都乾了!從你解縉身上哪裡能夠看到一點,讀書人的正氣凜然?”
“朱大胖身體肥胖,行動不方便,走路一瘸一拐,明成祖朱棣從心裡就不喜歡,也不希望自己的接班人長這個樣子!”
“朱二熊英明神武,武功高強,性格隨父親,所以特彆偏愛,你難道不知道建文帝朱允炆怎麼死的嗎?”
“滿朝文武都反對,明成祖朱棣隻能找你商量,開了一個小規模的會議,這種事情是絕對不能傳出去的!”
“當時怎麼說的你忘記了嗎?人家明成祖朱棣問,誰適合當皇帝?”
“那隻是明成祖朱棣詢問一下,意思意思,你隻需要拍馬屁就行了,這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你一個外人指手畫腳,你說好,說壞,都不會有好結果。”
“人家父親說,老大身體不好,萬一早死了怎麼辦?”
“就你仗義執言,什麼自古立長,如若次子,很容易發生爭端。還在那裡說,太子寬厚孝順,文武百官都衷心擁護,最後還來了一個好聖孫。”
“明成祖朱棣,自己做過什麼夢,難道你忘了嗎?明成祖朱棣是什麼都知道,就知道你解縉這麼說,所以讓你張口說出他自己的心裡話。”
“邱福也是參與這件事情的人,將這件事情直接告訴了漢王朱二熊!”
“人家兒子天天給你告狀,你覺得你行嗎?”
“你先被貶官去廣西,然後去安南。明成祖朱棣三個兒子,老大不滿意了,那肯定找老二了。”
“人家皇帝這麼做,有人家自己的想法,你又多嘴了!”
“永樂八年,你終於有一次回應天,你明知道明成祖朱棣北征沒有回來,如果想見太子,必須三方人馬都得到。”
“你自己獨自一個人去見太子,你這是在找死,皇帝最怕的就是太子殿下掌握太大的權力,所以才進行了限製。”
“你的性格大大咧咧,皇帝問你你才能說話,皇帝沒有問你,你千萬不要張嘴。你和文武百官的關係又不好。就是因為你總是找毛病,你要明白,你就是一個混飯吃的,做好本職工作就行了,彆事情太多了!”
“今天是永樂13年,正月13日,你今天就到頭了,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解縉心裡感慨萬千,看著馬小帥,這他娘的真是個明白人,誰要再說,馬小帥糊塗,自己第一個不答應,可惜,自己再也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