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遷都北平,到底是明成祖朱棣的意思,還是大和尚姚廣孝的意思,馬小帥覺得有必要找找這個大和尚,回頭再去看李景隆。
馬小帥出門之後,直接來到了姚廣孝的寺廟,麵對國舅爺的到來,姚廣孝趕緊出來迎接,畢竟這小混蛋真的敢收拾自己。
“馬小帥,你來貧僧這裡有什麼事兒嗎?”
麵對姚廣孝和藹可親的麵容,馬小帥吊兒郎當,“我今天過來就是想知道,朱棣遷都的事情,你給我講一講,這到底有沒有你的事兒?”
姚廣孝倒了一杯茶,“不錯,一定要把國都從應天遷到北京。”
“這意味著表明明成祖朱棣,完全是一種自己的父親,明太祖朱元璋的遺願。”
“從而更加能夠證明,靖難的合法性!”
馬小帥,點點頭,“我姐夫朱元璋,雖然是統一南方,也是曆史上第一個,並且也是唯一的一次,從南方向北方一統江山。”
“我姐夫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也有想法,主要是考慮到對北方的控製太薄弱,有點兒鞭長莫及的感覺,出於這個原因才會選擇封王,鎮守邊疆。”
“又害怕,江南士紳集團掌握住皇帝,所以又規定了,朝廷如果有奸臣把持朝政,藩王就可以起兵靖難,還大明王朝一個朗朗乾坤。”
“不錯,禦史胡子祺給洪武皇帝朱元璋上的奏折,所以太子朱標去考察,回來之後就死了。”
“這裡麵如果沒有陰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太子朱標死於非命,朱英雄死於非命。六朝門戶,不過私欲。”
馬小帥突然覺得這句話非常有意思,“那老和尚你的意思就是,政治上的正確,完全依照朱元璋的意思,證明自己的正統性,和合法性。”
“暗地裡的原因就是,明成祖朱棣害怕死,又害怕自己的兒子遭受到不幸。”
“所以在第一次北伐回來之後,又把自己的孫子朱瞻基帶在身邊培養,同時把自己的兒子朱大胖放在應天,反正老大的身體不好,我把孫子保護好就行了,是這意思嗎?”
姚廣孝點點頭,“不錯北平可是我們的大本營,20多年的經營,仿佛如鐵桶。”
“應先可就不一樣了,各種勢力盤根錯節,根深蒂固,曆史源遠流長,這裡太複雜了,無論是國家安全,還是個人安全,都不應該留在這裡,遷都去北京是最優的方案。”
“第一次北伐,讓明成祖朱棣非常明白,如果想保證自己的皇帝,保證自己的後代安穩的生活下去,絕對不能讓藩王在鎮守邊疆,因為軍隊很有可能陳橋兵變,到時候恐怕就由不得你了,黃袍加身!”
“一旦北京城了明朝的首都,就可以說出一句讓大家都佩服的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才是大明王朝鐵骨錚錚,另一方麵,如果北上討伐蒙古族部落,也是非常輕鬆簡單的。”
“京杭大運河已經修通了,以應天為中心,集中江南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源源不斷的輸送給北京,這樣才能夠南北平衡。”
“你來看應天,太依賴於長江這個天然防線,一旦失去了這道防線,基本上隻能投降,東吳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北京就不一樣了,三麵環山,俯瞰中原,揚鞭躍馬,得中原者得天下,站北京者有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