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帥在朱瞻基的支持下,同時也得到了皇後當時的輔助,來調查朱大胖到底是怎麼死的?
外麵的人都說,朱大胖享受美女,馬小帥來到皇宮才發現,朱大胖的女人不算很多。
最重要的就是皇後張氏,另一個就是開國元勳武定侯孫女,不但生了三個兒子,同時也是貴妃,僅次於皇後,娘家又非常有實力。
可是,朱瞻基居然要求對方殉葬,雖然馬小帥不理解這其中有什麼奧妙,但肯定有他自己的說法,不過自己現在正在調查,到底是怎麼死的。
陸釴寫的《病逸漫記》,裡麵的記載更加奇怪,說是豬大胖突然死亡,當時很多人都有各種猜測。什麼雷擊中毒,死因說法太多,這個人親自問了,皇宮的一個太監,得到的結論是“陰症”。
太監在明朝的地位,尤其是在朱大胖的時候,除非你能夠問到關鍵的人,彆人也隻是傳說,要知道皇宮裡的秘聞,可是特彆多,所以這個太監,多數情況下,也隻是道聽途說。至於後麵的大才子祝枝山,寫的活靈活現,那也隻是個人的表現,一種娛樂。
曆史上的記載,馬小帥並不相信,郭貴妃誤殺說,就是一個笑話,真相還得自己尋找。
公元1425年的三月,朱大胖決定遷都南京,當年的四月5日,朱大胖直接給南京太監王景,下來一道聖旨,要求提前修建一下,自己明年春天就遷都。
但是這一道聖旨並不是朱大胖親自寫的,反而是由內閣大學士寫的,更加讓人奇怪的事,朱大胖有搬遷的經曆,可以說經驗非常豐富。
為什麼要在4月13日,讓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理由是掃墓。
朱瞻基的解釋也非常清楚,”我就是去南京,畢竟明太祖朱元璋,需要掃墓。”
馬小帥卻覺得不對,這些江南的士紳集團分裂成兩部分,一部分人賣了江南的家產,來到了北京,另一部分選擇觀望一下。
如果朱大胖要放棄北京,那就隻能證明一個問題,那些留在南方,想回到南方的江南士紳集團,已經完全在利益上綁架了朱大胖。
而太子朱瞻基,因為從小跟著爺爺明成祖朱棣經常打仗,所以和北方的人關係比較好,手下的文武百官也主要是這些人。
既然朱大胖要放棄北京,馬小帥有理由認為,必然引起既得利益集團的不滿意。為了他們的金錢不受到損失,同時也為了他們未來的利益,他們更喜歡太子朱瞻基。
太子朱瞻基絕對不會去南京,而是選擇留在北京當首都,馬小帥覺得這就證明,太子朱瞻基和他的爹朱大胖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果是這樣來考慮的話,朱瞻基也沒有必要鋌而走險,弑君篡位,至少馬小帥覺得風險太大了,雖然有這種可能,但是屬於極小概率。